《大众网络报》记者旷强
我知道了IT这两年的很多事,深刻而全面的。
从《知识英雄2.0》中。
这两年中国IT界发生的大事真的不少。要说中国IT界谁最出名,恐怕这两年有关这些人的大多不是什么好消息。下课、出局是常见的关键词。
比如2001年上半年还牛气逼人的王志东,比如被誉为中国B2C老大的王俊涛,比如网易的“网络大少爷”丁磊,再远一点,原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北大方正的王选……这些都是先后下课、出局的名人,IT界大碗。
再说企业,最耀眼的要属“.com”,这些“.com”们在最有钱的时候充分展示了它们“暴发户”式的消费能力,向传统企业充分展示了最有效的品牌推广策略。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直到今天也没有能够赚钱。成千万上亿美金的投资,拉拢了几乎所有能拉拢的优秀人才,耗时三四年甚至更多,都没有成功。原以为,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在20世纪末的那两年会凌空出世,但这也仅仅是最初的设想而已。都没有成功。
这两年,IT人都很郁闷。空气中总是充满了失败、沮丧的气味……
到底怎么了?
但不管怎么样,在这个产业里,有一个人总是要被提起。他说他只是一个记者。他叫刘韧,《知识英雄2.0》的作者。
在对中国IT产业的报道中,刘韧众多文章是权威和真实的。在IT舆论界,刘韧根本是一个对于中国IT舆论不可缺少的人物。缺少了他,很多事情的真相会被隐藏,或被改写,起码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隐藏或改写。
在1999年,刘韧采写过一个叫做“企业方法”的著名栏目时,对企业有这样一种描述:美国的事业就是企业。那个时候,在他的认识中,企业是至高无上的,可以成为一种“完全解决方案”,所以,找到企业的方法就找到了真正的解决方法。在“企业方法”中,联想、方正、实达等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被推向一个极高的层面,影响很大。很多人都在阅读这个著名的栏目,它凝聚了主流影响力,成为IT舆论的“意见领袖”。很多人都喜欢看这个人在那个时候写的文章,值得信赖。但客观来讲,这种信赖,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信赖,而非雪中送炭。
而2002年,作为总编而非记者的刘韧又出版了《知识经济2.0》,这本书讲关系互动,讲是非恩怨,讲英雄气短。人物不再独立,人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关系不再单纯,人物之间不乏是非恩怨,英雄不再耀眼,散布着气长气短。IT产业不再一片锦绣,一切都在变化中寻求和谐。这个时刻,理性也不一定能够带来正确的思考。人们需要静下心,看过去,看现在,思考未来。但过去是怎样的过去?现在是怎样的现在?未来又会如何变化?和谐是那个层面的和谐?理性认识的错误结果会以怎样的形式得到验证?评论家们不再气宇轩昂。
这一切,都将建立在相对真实的新闻事实基础之上。这两年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事?这些事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英雄们为何纷纷气短?《知识英雄2.0》,有这样的描述:“你们说我们多么的血淋淋,王志东拼命的烧我们的钱,就不血淋淋了?王志东对于新郎可是一分钱都没有投过。但是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是我们拿着上千万的钱,给王志东打名声。”、“对于新浪网,四通已经投资了八九年了,投了上千万人民币,迄今为之一分钱没得过。很多美国投资者,17块美金甚至20块美金投给新浪网,到了现在也是一分钱没得过。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投资者用换一个人当总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为什么却换来了那么多的谴责呢?中国的媒体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我们这么多年了一分钱没挣过,而王志东却一直在哗哗地花钱——应该事烧钱。我们换一个烧钱不太厉害一点的,你们就同声谴责:资本事多么的无情,赤裸裸的丑恶的资本!”
这样的描述还很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