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美国人来找我,是位历史学家。他立志研究中国史发生在3年前他第一次走上长安街的那一刻。那次,他在北京待了3个月,北京3个月的变化,在他看来,要比美国30年的变化还要大。历史根植于变化,他因此认为,研究中国史价值最大。
历史研究需要找准切入点。这个美国人选择了中关村,所以,他来找我。这个美国人3年前开始学习汉语,现在他的汉语已经好到了可以说俏皮话。他住北大,整天泡在中关村。
这个美国人的选择让我汗颜。从那天起,我开始考虑中关村之于中国的价值。后来我认为我想清楚了:第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诞生于此;第二,中国高新技术从这里走向市场。知识与经济两个轮子驱动中关村前行,也使中关村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发展之剪影。我坚信中关村可以写进历史,我希望这个工作由中国人完成,而不是由以领导世界为己任的美国人完成。
这便是继续出版《知识英雄2.0》的动因。1998年9月,我出版《知识英雄》之后,朋友用“边际效益递减”的经济学原理劝我放弃IT,进入新的领域,我有些动心,但我最后没动,因为我坚信中国IT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被写进历史,我期望,多年以后,人们研究中国新经济史、中国高新科技史、中关村史、中国企业史,都能将我的著作作为重要的参考文献。《知识英雄》要想留得住,就必须坚持一种思想,并往这种思想上下注。《知识英雄》愿意相信,“为社会创造财富、税收、就业机会等一切美好事物”的企业将是未来社会的主干;愿意相信,“企业、企业家地位上升”的过程将是中国“走向富强”的过程;愿意相信,“剖析、研究、讨论、传播”企业“创造财富之过程”将会是未来社会最主要的任务之一。《知识英雄》将坚守企业精神,一直站在企业家立场。
英雄总是气短,《知识英雄》目录上的50位英雄,有一半已经不在《知识英雄2.0》上。英雄总是辈出,《知识英雄2.0》上的新英雄更加精彩。站在《知识英雄》的基础上,《知识英雄2.0》更加注重英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加注重英雄作为例子的广泛性和可模仿性。(刘韧)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