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杂志社记者闫辉
从刘韧手中接过《知识英雄2.0》这本书的人,我是第二个。看着他的签名,不由得回忆起和刘韧认识交往的过程。如果说有些人是能够影响我人生的,刘韧便是一个。如果用几个字能够准确的描述刘韧的话,良师益友是最恰当的。
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十分喜欢购买那一元钱的《计算机世界》,而购买了之后,往往就首先翻到刘韧的专栏上,因为感觉这个栏目写的最生动,充满了故事性,而文章中的评论也字字千斤,看了之后,自己也感觉充满了豪情和创业的冲动。那时,刘韧在我心中完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名人。
刘韧十分喜欢软件。看看他笔记本电脑托盘中十多个的图标和各式各样的软件,你就能明白他对软件的喜好了。而我们结识也是通过软件。在2000年的时候,我刚刚开始学习编程,写了一个有Bug的邮件群发程序放在网站上供人下载,刘韧便是其中的一个,因为他当时准备推广Donews网站。因为不能用,所以通过我的个人主页找到了我的ICQ,询问如何解决。而我的心中只能用惊喜两个字来描述。后来和刘韧越来越熟悉,经常到他家去吃饭,顺便安装一些新软件。当刘韧的小区开通了宽带之后,他对软件显得更为疯狂。由于软件安装过多,机器不断死机,最后不得不忍痛重新格式化硬盘安装操作系统。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把这本书起名为《知识英雄2.0》的原因吧。
我很幸运遇到了刘韧,遇到了他刚开始做的Donews网站,因为有了这个网站,有了刘韧做为榜样,我开始学着写一些文章,而后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和媒体的圈子才进入了《程序员》杂志。其后,他的每一篇文章,也就是被收录到《知识英雄2.0》中的稿件,我都会仔细的研读,从中既能够体会当事人的精彩经历,同时又不断的试图模仿和学习。
在采访佳杰科技刘伟的时候,我也一同前去学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伟一直在,刘伟可能还会讲的更多。采访完成之后,媒体负责人对刘韧说:“这是我所见到的我们老总讲的最多最好的一次采访,以前记者采访时,他的情绪从来没有这么高涨。”而文章写出来之后,更是令我佩服,哪些我也亲耳听到的事情在刘韧的笔下变得更生动而富有激情,同时又将整个过程升华到新的高度。同样是采访同一个对象Fishman,刘韧做的更深入,更吸引人。
刘韧曾经到我们杂志社讲课,谈如何做记者,我感觉自己的收获最大。“做记者就是记录历史,而不是评论”和“做事情要延一条主线做小事情进而升华到大事情”的指导让我对记者这个行业有了新的理解。每次去刘韧家,也总能得到很多收获,他无私的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告诉我。
做为良师,刘韧的文章是我所追求达到的境界;做为益友,刘韧的做人也是我所敬佩的。《知识英雄2.0》肯定会在中国IT的历史上留下更为浓重的一笔。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