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经营与管理 > 正文
微软垄断案:垄断行为不是拆分的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9月20日 10:26 通信信息报

  黄费稳/文

  视点:美国政府撤消对微软垄断的诉讼,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垄断的作用。

  观点:用拆分来破除垄断已经落伍,垄断行为绝大部分是竞争发展的表现。

  难点:竞争的目标往往就是垄断,而垄断往往有利科技创新,并被用户所 接受,从而占有广大受众市场,传统的反垄断似乎已不合时宜。焦点:为重振信息产业,促进科技发展,美国政府最终放弃分拆微软。

  热点:市场占有率不应作为是否垄断的标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所谓 垄断都是暂时性的。

  经过长达三年多的微软垄断诉讼案,数个回合下来,于今年6月28日终让人静下心来。虽然该垄断案还有诸多后事未了,但是喧嚣一时的要强行拆分微软,也就是该案的焦点,已被否定,微软得以脱逃一劫。众所周知,美国司法部已认定微软有垄断之实,违反了反垄断法。既然如此,但又为何不拆分微软呢?回顾美国历史上的IBM及AT&T反垄断案,并将之与今日的微软案相较,稍作分析,我们便会得到以下启示。

  拆分不合时宜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新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脑、网络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日行千里,现在的社会环境与美国历史上分拆AT&T与IBM时已迥异。

  互联网技术层出不穷,长达3年的诉讼过程已经大大改变了微软的竞争战略、市场手段甚至微软的企业文化。网络科技具有高竞争性及快速更新换代的特点,任何领先的技术都将被更加先进的技术所代替,在高速增长的科技领域,垄断往往是一时的事情。微软在产业中的垄断力量已受到极大的削弱,其WINDOWS XP正受到LINUX的威胁,OFFICE受到OPEN OFFICE的挑战。

  网络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是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为此,应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在国际上,美国开始走新一轮的孤立主义路线,国际竞争力地位正在下降。微软作为美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一环,新经济的精神支柱,保持其完整性,是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有论者指出,美国藉以维系其国际地位的手段之一,便是在经济上拥有具一定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美国经济衰退,全球信息产业萧条,思科、朗讯等美国IT巨头纷纷疲软。如果将微软拆散,那么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之中,遭受重创的不仅仅是微软公司,对整个信息产业都将造成重大影响,对美国政府也无益。全球IT萧条的深层原因之一是,美国个人电脑产品更换周期过长,致使市场增长缓慢,政府不拆微软,以期激活微软,进而让微软公司能够带动美国个人电脑市场活跃起来,从而重振美国信息产业,因为信息产业作为新经济的基础,对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有中流砥柱的作用。

  1984年分拆前的AT&T是独家垄断,1979年,IBM被控垄断时,基本上也是独家经营,其老竞争对手美国无线电公司、塞洛克斯公司等已纷纷退出计算机生产领域。而目前微软的竞争对手高手如林,各公司相互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利润空间一再受到挤压。AT&T是属于国家垄断才被强行肢解,IBM是企业市场垄断,13年来,终未被分拆。富有戏剧性的是,AT&T被一分为八之后不过十年,各公司又兼并重组形成新的垄断,没有实现美国政府的初衷;IBM未被拆分,近年来,IBM已重展昔日雄姿。

  源于110年前《谢尔曼法》的美国反垄断法,历来争议不断,尤其是对新经济的管理,所受非议颇多。

  显然,在信息时代里,市场、法制、企业和消费者众多元素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多变,解决此情况下产生的新问题,因循守旧的拆分法已不合时宜。

  拆分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反垄断的目的是为了制约和瓦解破坏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垄断性力量。在新经济时代,美国的反垄断政策重点在于:通过促进竞争推动技术创新。科技发展的根源在于技术创新。

  高科技行业是金钱的事业,要高投入。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开发新技术,并将新技术迅速转化为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现实的服务。

  IBM所获专利甚多,去年IBM公司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共获得2886项专利,连续8年居各大公司之首。IBM所获专利数比其它八位竞争对手的总和还要多。从本质上说,这是与其大集团的力量分不开的,由此,IBM得以长期把公司销售收入的10%拨做开发预算,整个80年代,IBM在研究、开发和工程的资本计划上,支出的经费高达1010亿美元;IBM拥有数以万计的优秀科学家、工程师。IBM凭借雄厚的实力创造出很多奇迹。7年前,当选IBM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Gerstner认为,庞大的规模正是IBM的优势和力量所在。试想,若当年分拆了IBM,又哪能有今日的辉煌。

  此外,正是因为美国强行分拆AT&T,激烈的竞争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美国电信资源供给严重过剩,一条横贯欧美的STM-1线路的价格仅为180万美元,而1999年的价格为1200万美元;宽带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分拆AT&T阻碍了它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才导致今日美国整个电信业的没落。

  微软是新经济的代表,新经济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技术创新。目前,微软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公众认为微软是技术创新的典范。

  微软内在的实力雄厚,多年来,它每年都将收入的15%投入到研发中,仅去年就投了37亿美元,涉及很多创新领域,如微软基于互联网的可视会议系统、语音识别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同时,微软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层经理和工程师,这是微软进行创新的最宝贵的财富。比尔.盖茨曾表示,微软不被一分为二,这将有利于微软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大刀阔斧地进行新产品推广和研发。

  去年,在法院判决把微软一分为二之后,旧金山Covington&Burling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考克斯警告人们:微软被肢解后,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整个市场将缺乏创新,科技市场前景黯淡。美国InsightExpress公司去年进行的在线调查也显示,42%的人认为分割微软会对消费者和计算机产业带来负面影响,45%的人认为这一判决将削弱微软公司的技术革新能力。

  分拆微软,带给微软最大的后果是人才流失,去年9月,微软副总裁马瑞兹离职,据统计,当时IE部门10个精英全走了。而IT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人。

  由此可见,分拆不能促进技术创新,也就不利科技发展。

  拆分将会增加成本支出

  盲目拆分企业还不如不拆。资料显示,如果微软一分为二,微软未来10年的开支将增加430亿美元;将产生额外系统整合等成本,同时两家公司亦要负责自身的业务、人力资源、财务等支出。

  高盛的分析师谢朗德预测,微软分拆,企业的管理费用必将上升,微软的股价将下跌10%。去年6月杰克逊法官判决拆分微软后,微软股票价值在过去的一年中缩水63%。而今年6月,微软不被拆分的消息一出来,其股价立即上涨2%(上涨了1.6美元)。

  撇开难以预计的拆分后的经营成本不论,仅就漫长的诉讼而言,诉讼双方均已消耗甚巨。不但美国政府为起诉微软花费的资金已逾千万美元,微软方面数次聘请强大的律师团应诉,财力消耗也不比对方少。更重要的是官司浪费了微软高层很大的精力,董事长盖茨、CEO鲍尔默均大量参与其中工作。盖茨还要不时出庭,接受询问。而被称为“司法部的越南战争”的IBM反垄断案,IBM不堪官司拖累,导致其90年代初的衰落,1993年,IBM亏损达80亿美元,并失去PC霸主地位。当时任IBM首席执行官的Frank Cary曾介绍,在任期间有500天的时间是用在了准备法庭的证词上,根本就没法进行正常的经营。

  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收益递增性,也就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效用呈几何级增长,众多小公司竞争肯定是一场低效率或者无序的竞争。90年代中期以来,微软在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占有支配地位之后,微软为做大市场而放弃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高价战略,直到目前为止,消费者还在从它的低价策略里得到真正实惠。去年著名反托拉斯法专家麦凯甚至指出:微软不是垄断,垄断是通过独霸某种产品而使其升值。而从1990年至1998年,微软的销售价格下跌了53%。微软带来更多的是技术的进步。

  美国强行分拆AT&T,忽视了规模效应、全程全网的特性,互联成本增加,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目前AT&T的内部业务拆分中,其有线部门还是近年来花费1000亿美元所购,但如今其买主只出价450亿美元。

  总之,美国历史上,AT&T分拆的历史事件、IBM的未遭拆分和近来微软的胜诉证明了,在网络经济时代,在信息产业,在市场经济下,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市场而不是呆板的法规。时代已异,拆分企业早已不是一剂万灵妙药,已与时相悖,反垄断的法律法规应适时调整,与时俱进。环顾国内,从大局出发,我国的反垄断举措却并不尽如人意,比如目前炒得正热的拆分中国电信一事,我们理应及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综述:清官难断微软垄断案(附漫画)(2001/09/19 10:53)
请求获联邦法院批准 微软垄断案进程推迟(2001/09/19 00:11)
微软得意微笑 美司法部为何让步?(2001/09/17 08:31)
评论:微软未被美政府拆分乃市场之功(2001/09/15 14:11)
法官同意微软、司法部迟交共同报告(2001/09/14 13:11)
法官同意延长提交微软案报告最后期限(2001/09/14 09:49)
法官延长微软案辩控双方提交报告的最后期限(2001/09/14 09:48)
微软再次要求最高法院重新审理反垄断案(2001/09/14 03:42)
微软反托拉斯案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分 类 信 息
好运常有还不动手?
北京
  • 台皇多电脑控制器
  • 西吉数字变频空调
  • 兴航律师咨询热线
  • 软件人才上GNIIT课
    济南
  • 您用过小钢炮吗
  • 健康从洗浴开始
    上海
  • IT培训好搭档!
  • 远程通讯零话费
    广东
  • 日上通讯诚招代理
    河南
  • 三星专卖-伟蕾科技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产品专题
  • 中秋传情休闲渡假
  • 云通卡沟通无限
  • 联通165上网轻松
  • 移动IP卡5折优惠
  • 网通IP只售59.99
  • 游戏卡节日热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