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政策与产业 > 正文
观点:互联网数据中心有些热过头了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11日 07:36 新浪科技-IT“三家村”--赵旭

  作者:赵旭

  与一年前的兴奋和冲动截然不同,此时此刻的业界对另一个由网络引发的新兴产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大多保持冷静和谨慎的态度。

  就在两个月前,本报以《IDC:互联网的又一轮泡沫》为题报道互联网数据中心所面临
的发展过快的问题后,4月3日,由互联通、互联网周刊等四家单位主办的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信息产业部与全国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等政府高层人士、国内知名IDC企业代表、著名IDC技术专家3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研讨会上,清华万博公司总裁杜佩琳先生和首创网络执行副总裁朱英杰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IDC,提出“不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IDC公司”的观点,263集团IDC业务副总裁杜波先生称IDC“有点热过头了”,而互联通总裁高红冰认为,“IDC产业在中国将来有可能成为独立的产业,但是这个产业发展的时间会比较长”。

  -市场到底在哪里

  与ISP、ICP一样,IDC是从美国传入中国的。回顾ISP、ICP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发现拷贝过来的美国模式在中国并没有成功。

  整个互联网行业无外乎三点驱动:资本市场驱动、资源市场驱动,或者市场驱动。资本驱动的模型大家已经看得太多了,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如此。资源驱动最明显的例子是电信运营商,他们有巨大的资源,本次高层论坛的主持人张树新说:“他们可以先说,我们有没有市场,反正我们先建着,这是我们业务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就是市场驱动。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市场呢?

  反观IDC所走的美国成长之路,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有一大群企业需要IDC服务,拥有坚实的市场基础。所以市场基础应该包括2个方面,一个是用户的市场基础,一个是政策和电信基础。后者对IDC的生长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从市场基础来讲,目前中国IDC的主要用户还是.COM公司,随着Nasdaq的变换以及泡沫经济的褪去,IDC的业务必然受到一定的冲击。事实上,IDC市场根本就是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感受到IDC的神奇魔力,如何让这些企业认识IDC,退一步说让企业实现自身信息化是IDC需要启蒙教育用户的一大课题。

  作为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刘力先生称:企业信息化在现实阶段是我们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非常支持IDC技术为企业改革和创新出力加油。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宋玲女士也谈道,国家信息化规划已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当中,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化问题,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没有IDC等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国家信息化就无从谈起。

  -谁更有资源优势

  看来,国家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政策似乎已使IDC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那么如何与电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拓展IDC市场呢?中国电信数据通信局的杨宝升副局长表示,对于IDC业务,中国电信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它将利用自身资源提供IDC基础设施服务,然后与IDC企业进行合作,实际上是又竞争又合作。

  取得资源优势的几种情况是:263最早做的是ISP,几年下来便拥有了一大批设备资源和用户资源,特别是当它在向IDC转型之后,它用所积累的经营经验、网站经验乃至用户资源重新作用于综合服务业务显得顺理成章。清华万博则基于CERNET骨干、设备和IT技术的资源,占足了教育网的优势,使得万博能够产生收入。杜佩琳认为,从目前来看,IDC有两种定位类型,即电信级的IDC,它是以电信资源为特性来运营的,还有IT级的IDC,它以IT的系统平台和应用系统的供应来运营,自己属于后者。

  -用户与服务是竞争焦点

  除此之外,用户基础也是IDC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人民日报网络版蒋亚平、SOHU张朝阳新浪汪延等高层人士均认为:网站的新闻传播方式与IDC提供的服务息息相关,网站对网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IDC企业提供非常稳定、安全和带宽资源充裕的平台与环境,网站离不开IDC。也因此,网站成了国内IDC主要的服务对象,伴随IDC的增多,明显感到僧多粥少。

  美国市场发展状况表明,IT技术类的企业应该是目前IDC主攻的一个用户方向,它们本身信息化程度高,应用层次高,更适于且易于接受IDC服务。其实,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的提高,传统企业也必将成为IDC的重要服务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用户市场还是不够的,IDC企业提供的服务必须有特色才能立足于市场。从整体上讲,中国的IDC市场不如美国令人乐观。对此,著名专家侯自强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他对中国的IDC市场表现出明显的乐观态度,他说,新一轮的.COM泡沫已灭,互联网企业不会再成泡沫,而是真正提出应用需求。同时基于电子商务和统一的计算环境下调动网络资源所提供能力的提高,为IDC的发展和应用构建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综述:网上证券市场牌局重洗(2001/04/04 07:56)
网站外来户变脸 不做交易做软件(2001/04/02 07:27)
我们软件业真的差?谈印度与中国之强弱比较(2001/03/28 06:38)
2001:中国软件批量上市年?(2001/03/26 16:26)
IT“三家村”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春游前别忘了看看“北京郊区旅游手册”
同学们在等你呢! 快来新浪同学会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情感专题:贫穷的爱情你要不要?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