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骧阳
去年底,全球著名电脑生产企业惠普公司和康柏公司宣布合并,成立“新惠普”。时至今日,这一举措引起的全球轰动仍余波未平,各种猜测和评价纷纷出台。
惠普公司是计算和成像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2000年的持续运营收入总值达488亿美 元。康柏是从事硬件、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企业,2000年销售额为400亿美元。这两家公司的合并,导致了一家年营业收入高达870亿美元的巨型公司出现,同时,其资产攀升至564亿美元,管理成本则会节省25亿美元。
这起合并案,也吹皱了中国信息产业市场的一池春水。很多人士都对这两家公司进行了大量的猜测,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预测和分析,都是针对未来市场的格局和相关的人事变动的,而少有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进行的思考与探讨,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了我国还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全局性的社会关注能力和意识。
笔者认为,这起合并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合并本身,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探讨信息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帮助我们在更广阔的空间去认识世界经济的潮流和发展方式,从更深层次体会资本、法律、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融合,这些对中国市场走向成熟,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全球的IT产业,在经历了剧烈的起伏后,开始进入了价值回归的过程,高发展、高消耗、高支出、高重复投入的运行方式,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地填充了空旷的市场。面对日益充实的市场,更高的管理效益,更加合理的资源组合,淘汰多余的竞争对手,缩减重复建设的投入,变成了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合并是同类型行业能够考虑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惠普与康柏就恰恰选择了这样一条路。这也是资本市场在成熟时期,在品牌和资本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资本所能够发挥的一种对资源进行优化作用的结果。所以,这种合并,并不是以消灭大竞争为目的,而是以优化资源为目的,想必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和美国都能够容忍这种“巨无霸”的形成。因为毕竟合并后,市场上的竞争仍然激烈地存在着。而且这种实际发源于市场规律的自发的主动调整,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蜕变和进化,为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主动营造出了更广阔的、有跨度的跳跃空间,前景会更加美好。
在160多个国家,裹挟着上千家分公司和几十万个分销商、经销商,一项涉及十几万人、600多亿美元资产的合并,已经拉开了序幕;对于整个商界,乃至政府机构,关注这一进程,都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在笔者看来,这种合并,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体公司的成败,也更远远超过了任何个人的得失和去留,这是一次成功与失败的尝试,一种生存和死亡的转换。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