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买以夷制夷 国内对手伺机而动(1)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14:22 赛迪网 | |
【赛迪网讯】近日,之前一直深受瞩目的北美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正式与五星电器举行揭牌仪式,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已于5月11日获得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为9.45亿元人民币。双方表示,整个交易预计将于6月底前完成。值得关注的是,从百思买与五星正式达成控股协议开始到宣布新公司的成立,百思买一直都没有作为此次事件的“主角”正式做出官方声明,而一直是被控股方五星在“忙前忙后”,究竟百思买在做何打算?而面对强有力的“外来者”,国内三大连锁巨头国美、永乐、苏宁如今又在拿什么“武器”来应对呢? 股权比例大有文章 虽然五星电器5月11日官方宣布获得百思买1.8亿美元投资,但一直未公开宣布新公司的具体股权比例。而百思买虽然在纽交所发布控股五星的公告信息,也没有透露双方各持的股权比例。 现任五星电器新闻发言人景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公司不断有新的资金在注入,每方的持股比例目前还不能下具体的定论。”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按原先比较流行的说法,百思买以1.8亿美元的总投资控股五星电器51%的股权,其中除了1.22亿美元做为新资本的投入外,百思买剩下的0.58亿元美元又可收购五星25%的股权,由此可绝对控股五星。 为何股权比例对两方来说如此保密,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是收购协议中包含了“对赌”条款,即如果五星的管理层未来如果完成双方协议的业绩要求,管理层有可能从百思买手中购回部分股份。 五星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汪建国明确表示:“新公司仍将继续以五星品牌经营,企业管理团队将保持稳定。” 而五星管理层未发生变动,一个原因是百思买毕竟没有在中国市场的“实战”经验,前期必须依靠本土品牌来摸透市场;另一个原因就是“对赌”条款在起作用。 百思买的如意算盘 值得关注的是,从百思买与五星正式达成控股协议开始到宣布新公司的成立,百思买一直都没有作为此次事件的“主角”正式做出官方声明,而一直是被控股方五星在“忙前忙后”,究竟百思买在做何打算? 作者:范蓉 负责百思买在中国宣传的公关公司负责人给予的解释是,百思买作为上市公司一向比较谨慎,公司只会在固定的时期做出公开声明。 是否真如该负责人所说的这么简单? 我们可以看到,百思买在中国三年仍“潜伏不动”,而三年对中国渠道市场的摸底,其深知必须借靠本土力量才能打开已经被国美、苏宁、永乐近乎瓜分完的市场。 百思买国际首席执行官Robert Willett先生公开表示,五星对百思买在中国进一步开发市场至关重要,加速了百思买了解中国的零售环境。 据悉,百思买2001年收购加拿大家电 零售业巨头Future Shop,开始在美国之外发展业务。而且采用双品牌策略,在加拿大拥有119家Future Shop门店及44家百思买门店。因此,百思买中国区总裁吕维民认为:“加拿大市场的双重品牌经营的成功经验将帮助百思买在中国拓展业务。” 而届时,百思买又将如何在中国运作它的双品牌?是仅仅把五星定位为“二、三级市场”,自己走高端路线?还是利用双方的优势进行互补,各自拓展自己的市场?这些都还并不明朗。 景星告诉记者,百思买和五星的未来合作战略还没有确定,但五星目前仍然坚持原有的策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己在江苏、安徽等地区的优势。 家电资深营销专家刘步尘分析认为,百思买从“幕后”到“台前”只是一个过程,从百思买长远战略来看,它必定会从保持稳定,到逐步加快步伐,最后通过逐渐稀释五星的股份而以百思买的品牌抢占中国的渠道市场。 连锁巨头暗流涌动 记者采访国美、苏宁、永乐相关负责人时,他们一致表示百思买与五星的合作,对渠道连锁格局影响不大。 但各连锁巨头自4月以来一直动作频频:首先连锁四巨头苏宁、国美、永乐、大中史无前例地共同亮相国美全球战略峰会,到后来永乐和大中开始战略合并;苏宁增发 股票约2500万股,募集资金7.8亿元用于新开150家新店,并且上马EPR系统,使投资、业务、财务、服务实现一体化管理;国美、苏宁和永乐从5月开始进入正式谈判阶段,达成合作协议。我们也能看到一个讯息,国内家电连锁已经意识到这种紧迫感。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维护自己在厂家面前的“话语权”。 很显然,百思买早已看到中国家电市场长期存在不正当的厂商关系,而试图打破这种局面。汪建国明确表示:“竞争者们所熟悉的一系列家电销售的旧习惯、不良的潜规则都会被打破,被百思买-五星电器树立的新标尺所取代。” 刘步尘认为,百思买的进入,厂家的选择权也有所放宽。国内连锁企业要彻底摆脱以往的“大权”思想,更多地依靠加强整合内部力量来赢利,从粗放型的经营管理转为精细化操作。 他同时建议,百思买目前尚未有精力去开发三、四级市场,而这对于国内连锁企业是个大好时机,完全可以采取品牌加盟的形式来迅速渗透三、四级市场。(n101) 作者:范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