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富士通欲退出等离子市场 富士通不置可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11:39 南方日报 | |||||||||||||
富士通欲退出等离子市场? 液晶价格雪崩使等离子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在与液晶电视的竞争中,等离子似乎真的处于下风了。在索尼、东芝被传有意退出等离子电视生产领域后,近日又有消息称,从1968年就开始生产等离子屏的日本富士通公司目
富士通方面对此不予置评。 富士通欲走还留? 据日本媒体报道,富士通和日立共同拥有一家等离子显示面板制造工厂,各持股50%。而在等离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富士通就必须要追加更多的投资。因此,有消息称,不堪重负的富士通目前正在与日立公司商讨出售其等离子显示面板制造工厂的大部分或全部资产事宜。同时,富士通还计划将其所持有的相关专利转让给日立公司。 对此,富士通(中国)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接到总部类似的通知。“我们经常与合作伙伴进行业务商讨,这很正常。我们目前尚未正式决定如何处理其等离子显示面板业务。” 据悉,目前富士通日立的等离子屏生产线仅次于韩国的LG、三星和日本的松下,掌握着等离子的核心技术。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韩国企业和松下都在准备上马最新的第八代生产线,而富士通方面则对等离子的前途有些犹豫,但要完全放弃又很难定夺。 液晶降价“逼宫” 以前,虽然等离子存在使用寿命短、高耗能等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缺陷,但价格的优势使之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40寸以上的大屏幕平板电视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2004年液晶屏价格下滑一半以上,如今32寸液晶电视的主流价格已达到1.2万元左右,37寸的则在2万元左右,逐渐使等离子丧失了以往的价格优势。 据分析,目前所有品牌等离子电视的降价几乎都与液晶降价带来的等离子屏的“恐慌性”降价有关。 夏新家用系统事业部副总张烽就告诉记者,“夏新之所以没有选择等离子,就是预见到液晶的价格会下降,而等离子的技术缺陷又无法改变。” 本报记者 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