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与IBM:传言背后的真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 15:44 互联网周刊 | ||||||||||||
且不论合作的可能性有多大,传言已经震动了整个IT业界,并且意味着国内PC市场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本刊记者 陈亮 “这是一块看起来缺乏惊奇的市场,但它时刻充满变化。”不久前,IDC中国公司副
近日,有消息披露,中国最大的IT企业联想将同世界信息工业巨擎IBM成立合资公司,专门从事PC业务的经营运作,具体结果可能在年底公布。这条有可能会影响整个中国PC产业格局的新闻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媒体的神经,于是电话纷纷打给联想和IBM公关和市场部门的负责人。不过,对于这条被外界形容得轮廓清晰可见的消息,联想集团一位公关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说,“我们并没有听说有这样的消息。”IBM公关人员也表示对这件事情毫不知情。 然而,或许一切并非空穴来风,已经有评论家迫不及待地做出了“LENOVO-IBM双品牌将诞生于今年圣诞前夜”的预言。“也许有吧,”IBM深圳公司的一位高级销售经理在电话中说,“这些事情都是中国区的高层同美国总部在联系,对销售业务的影响不大。”外界普遍认为,如果合作成功,这将有可能成为本年度中国IT市场上最美满的一段姻缘。 事实上,在这样一桩双赢的交易面前,传言是否真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传言的出现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对联想来说,这是一次可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良机。今年年初,联想将战略的矛头直指PC业务,力图依靠专注策略在这一领域重振雄风,从8月份联想发布的2004年第一财季的业绩来看,这一举措卓有成效:联想PC总体销量同比增长14.3%,其中商用PC销量同比增长达17.5%。不过,杨元庆还能够走得更快,所以他还需要特殊的“兴奋剂”来刺激业绩迅猛增长。此外,联想追求的国际化一直鲜有成效,如果能够收购IBM的PC业务,联想可以在欧美市场借助IBM现有的渠道与制造能力,迅速杀入与戴尔、惠普竞争的行列。 而对于坚持“随需应变”的IBM来说,这也应该是一笔获利不浅的交易。2003年,IBM营业收入达800多亿美元,其中软件与服务的营收已经超过400亿美元,而硬件收入中的大部分来自于高性能计算机与IBM笔记本电脑,PC业务所占份额较少,并且其利润率是在所有业务中最低的。“将非核心业务以不错的价格出让,对IBM来说是非常划算的。”计世资讯通用产品研究部主任郭海涛说。 如果合作成功,联想同IBM的联姻将对现有的PC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当然,这也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联想遍布全国的市场营销优势,加上IBM的技术优势,将会博得更多用户的好感。“高端技术形象一直是联想的短板,同IBM合作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重组之后,联想电脑在生产、研发方面只会有细微的变化,主要的变化将体现在品牌形象上,对大众来说,这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一家电脑厂商的中层经理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他认为,联想的这种变化将会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给竞争对手造成巨大压力,不过,由于此事尚处于酝酿阶段,因此他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有专门讨论对这件事情的对策”。 现在宣布合作胜利还为时尚早,联想和IBM的高层或许依旧在暗中进行斡旋,在协议正式达成和公布之前,变数依旧存在。不过,至少人们可以判断,尽管联想在某些环节上存在差距,但它从未“偷懒”。对这家即将迈入20周年的企业来说,同IBM携手或许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