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对话:中兴副总裁谢大雄聊天实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2:26 新浪科技 | ||||||||||||
![]() 中兴副总裁谢大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主持人:顶级人物、尖峰话题,解说行业重大问题,新浪网和通讯世界合办的2004年中国国际通讯展尖峰对话我们继续进行。这一节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中兴通讯的谢大雄副总裁,下面我们想请谢总给我们的诸位网友打一个招呼,介绍一下自己。 谢大雄: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兴通讯谢大雄谢谢!我个人不是科班出身,在大学研究生读的都不是通讯,大学的时候学了8年的机电专业,然后研究生学的是数学、历史,
主持人:在我们聊天开始的时候,还是请谢总给我们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兴通讯,它主营业务是什么?这两年重点业务是什么? 谢大雄:中兴是85年成立的,明年刚好是20年,最早是做我们固定网的程控交换机,最早做的是用户机,我参加那个时候,在南京做了大型的程控交换机。当时巨大中华的崛是从程控交换机开始的。所以交换机是作为中兴的一个品牌,现在中兴通讯的产品已经有一百多种。基本上覆盖现在通讯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产品,而且已经形成了以宽带数据、移动和手机这三个领域。我们的产品里面有综合的系统解决方案,也有终端的解决方案。我们终端有GSM、CDMA、PHS,2G、2.5G、3G都有,应该说在通讯领域,中兴通讯在国内,包括国际,综合解决方案是比较全的厂商之一了。 主持人:非常感谢谢总刚才的介绍,展台外也有很多人走来走去,通常不知道我们里面在做什么,大家如果要是有感兴趣的观众,也可以注意听一下谢总,中兴通讯谢总正在里面跟新浪网和通讯世界合作进行尖峰对话。下面我们特别想问一下谢总,我们都知道中兴通讯在3G上是两手准备,我们想知道两手准备能不能两手都硬? 谢大雄:3G从我们标准支持来说,我们现在有三种比较主流的标准,除了欧洲的有WCDMA,还有北美的CDMA2000,还有我们国家的TD—SCDMA,因为这个标准的不同,也就是给运营商不同的选择,所以作为我们制造商来说,我们主张的有多种选择方案提供给运营商。 主持人:能不能请谢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内的CDMA,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样的?国外的情况进展的怎么样? 谢大雄:现在国内我们CDMA建设主要是中国联通,现在建立了CDMA网络,在国际上面来看,现在CDMA在国内还是主流的。但是最近这几年CDMA发展的还是比较快的,增长率比较快。因为CDMA有一个好处,它是基于码分多址的。刚才我们讲3G的标准都是带有CDMA,都是这个标准。所以说CDMA有一些比较好的特性,所以说这个市场普及的时候比较晚一些。但是现在从国际各个市场来看,它还是保持比较良好的增长势头。但是这2G、2.5G还是GSM占主流。 主持人:我们像这样的访谈谈太多的3G了,3G确实也是我们现在面临非常大的热点,但是我们无线传输除了3G之外还是有很多科学东西的,而且也有很多东西有市场价值,比如我们大家都关心数字集群,比如到了2008年我们可能需要很多这样的系统,而且数字集群还有另一大供销,比如对一些系统的保密这些东西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也知道,以前我们的数字集群,它的技术和终端全都是集中在少数国外企业。这样别的不说我们一部手机只有一两千块钱,一个数字集群的终端我们不仅把它叫集群,我知道中兴对于数字集群下了很大精力,而且对于CDMA也下了不少力度,我想对于我们奥运会和以后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请谢总介绍一下中兴的思路和中兴的进展情况。 谢大雄:以前数字集群是模拟标准的,它的设备厂家比较少,所以说我们运营商的维护就不太方便,国内的数字集群也是国外的标准。比如说集群系统有调度的功能。它的功能就很多,比如我们部队有保密的地方就用这个东西,它工作需要这个东西,那用国外的标准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这个关系国家安全的。还有一个就是维护费用比较高,刚才也讲了终端也是很贵,因为它这个产业链没起来,另外模拟的也没有,我们现在通过是2G、3G的发展,模拟没有发展引进的基础支撑了。 所以基于这样来看的话,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CDMA的标准叫做GoTa,就是全球开发的集群构架。是这样的意思,这是基于一个公网的集群,就是公共网。就是我们以后的集群公共网是一个发展趋势,那么专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它工作的活动范围受限,所以公网在一个省、一个市,全国性都能联网,那么这样的话大家用起来都方便。 另外需要解决的就是跟今后我这个集群也有3G、2G,未来我们要往数据方面发展,它也是一种需求,还有更多的业务。另外我们这个GoTa的建立,形成了一个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同时我们产业化从系统到手机,也有很多的厂家来支持,另外这个GoTa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利用我们CDMA的系统来做比较成熟。而且现在我们的一些移动业务可以很方便地移植过来。集群现在有好几种制式,它接入时间比较慢一些,我们GoTa基本上第一次接入比较快,而且它有一个特性,就是它可以共享信道,不多占用你的信道资源,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用户的组员的状态。 比如说我是一个组长,互通要靠组织来调动,那么我方便地看到你,我哪个组员在线,哪个组员不在线,这样我都很清楚。还有一个就是我的群组可以自动由用户来设置,就是对一个单位我可以做一个话务台,然后由你单位来管理,同时我们个人通过GoTa终端的话,你可以设置群组,你单位的朋友可以设群组,我们亲朋好友可以设,家人也可以设。这样的话功能很丰富。 主持人:刚才您讲的我还是听懂了,就像现在非常流行的QQ,你可以自己主动地来作为一个单元来设置群组。 谢大雄:所以在美国,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就喜欢用这个东西。因为他的朋友就是一个固定,这个比较方便。 主持人:我补充一下,对年轻人来说最像我们QQ里的群,一个人说大家都能听到,都能看到。 我们听铁通跟卫通,他们讲现在开展数字集群业务只有他们两家有牌照,对于中兴通讯来讲的话,他们怎么来把业务开展起来,跟他们的合作是怎么样进行的。 谢大雄:在这个时间我们已经很长时间做了合作,和铁通在沈阳,和卫通在济南,我们对GoTa集群的各种标准性能指标进行了完善的测试,包括业务,那么现在已经完全具备了商用的条件了。 主持人:中兴通讯现在也有比较大的参展台,我想你们最想给大家介绍哪些内容? 谢大雄:一个是3G的解决方案,包括WCDMA,从系统到终端,CDMA2000从系统到终端,包括现在GoTa的解决方案,还有TD—SCDMA的系统都在里面,这是我们3G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在3G上我作为女性比较关心一点,就是手机终端的问题。我也知道中兴通讯现在在终端上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努力。我们想你们在终端上发展的策略、计划有哪些?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 谢大雄:中兴通讯原来是做系统设备的,但是我们有我们的一些优势,也有我们不足的地方。优势主要我们对整个通讯比较熟悉,包括我们对系统、对业务的应用,我们都很熟悉。而且我们有手机,也有系统,这样可以形成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在这个之前我们对我们的主要客户,运营商。对大众的市场,因为手机主要是面向最终的客户,对于渠道销售这块我们需要有一个建立好完善的过程,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主持人:我们一直有一个提法,国产的3G手机,我们有一个三剑客,就是有华为、中兴和海信,现在的情况真正做国产3G手机,开发的企业并不是很多。那么我曾经在我们移动通讯的论坛上面,当我们的政府官员呼吁说我们要解决3G手机的问题,我们下面就有生产手机的厂商站起来,说现在我们不知道标准,我们怎么开发手机?从这个角度来说,事实上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我们不知道什么标准,政府不一定用WCDMA、CDMA2000或者TD—SCDMA,但是我知道像中兴、华为、包括海信有一些企业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开发手机,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花这么大精力去开发手机呢?而且有一些企业不就是进了人家的产品贴一个牌子然后去走,你们为什么不怎么走呢?我想听听你们的思路跟感觉是什么? 谢大雄:首先我们公司确定了几个大的战略,一个是手机,再一个是国际化,我们走出去。这是我们的两个战略,为什么手机是作为一个战略呢?我们看手机这个市场比系统要大的多,就是说我这个系统,一台交换机现在它的容量是100万线,但是我交换机的价格比较便宜了,手机基本上在一千块钱左右,还有手机我们现在是有2亿多终端,还有一年的新增量有七八千万,这个量是很大的。这个市场空间很大,所以我们决定需要更大的增量这一块。 再一个手机,未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靠贴牌,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一旦走到这个上面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而且现在就是电信的变革时期,现在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从我们运营上来看,话音的收入已经增加不大了。而且需要面对一些差异化的应用,面向数据的一些业务,这一方面这个特性,以前我们话音有一个特性,就是它有标准,ITU和电信已经把标准做好了。那么我们跟着标准做就可以了,那么现在这个东西没有标准了,差异化的时候就没有标准了。 这差异化你应该知道在哪里?怎么样走才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你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所以这一步是赶上了。下一步你又不知道怎样走了。 主持人:您的观点很精彩,在开发上是这样的,像您讲的原来网络市场的能力跟销售市场的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在这一块中兴通讯公司怎么来弥补这个缺憾? 谢大雄:实际上作为制造商也是一个苦恼的问题,我们下一个问题在哪个地方?实际上从我的个人观点来说,运营要想再找一个像话音这样一个业务已经找不到了,就是不可能找到这个东西就OK了。但是它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客户群,它有不同的系统。这样的话就需要你对这个市场去细分,对客户进行细分,对客户进行研究,对市场进行研究。还需要我们的运营商跟制造商要合在一起,来研究这个客户,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剖析。这样的话才会找出你差异化的应用出来,找到我们讲的主打的东西出来。 主持人:您刚才讲在3G终端上最好的是跟运营商一起来合作去寻找用户群最关心的点在哪里?你们是怎么跟运营合作的,跟这几家运营商有哪些合作? 谢大雄:现在我们跟运营商一起研究客户的需求,实际上客户需求对通讯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人就是不断地让自己的能力增强,我们的电话拓展了我们嘴巴的能力,但不光是话音,但这个我们就跟运营商先合作,先试,定一些基础的标准,然后要定运营的商务模式,因为有时用户的需求,我可能说我要这个东西,他讲的是这个东西,实际上开发出来不是这个东西,可能是另外一个东西。所以这需要开发,对客户的需求需要开发,这样的话运营商对客户这一块他最清楚,对我们制造商来说,我们对通讯上有技术,这样两个结合起来可能更好一些。 主持人:其实通讯行业可能有这么一个感觉或者一个情况,以前这个行业都是一项一项单独的技术,现在这些单独的技术都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地群体。然后共同地完成我们的业务,比如说以前有一个交换机和两个终端接通了就可以打电话了,现在仅仅这些东西不行了。现在还有各种不同的技术要整合综合起来,那么下一代的网络可能有要把各种东西综合起来,而不是各干各的,那么可能是未来的方向。你是否也是这样感觉?中兴为未来都做哪些准备呢? 谢大雄:原来我们跟固定网、移动网,包括交换机、WCDMA等这上面来分的话它有一个融合,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势,不光是电信的融合,跟IT的融合,跟我们计算机这方面的融合都在广泛的应用。融合是一个趋势,这是一个特性。 还有一个特性不光是运营商,还是我们制造商,大家都很注重产业的环境,我们产业链的形成,就是我们要战略伙伴,运营商要开发一个业务,我的系统有没有、终端有没有、业务有没有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都要考虑,对于制造商也一样,不是说一家就能统一天下,不行。大家可能还有不同的分工,你必须在市场的第一点就要抢出来,大家形成一个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合作也是一个趋势,通过这个合作对技术发展和变革很快,而且越来越复杂,我们对研发的投入非常大,但是研发的投入是有风险的,你得背上包袱,背的东西越多风险就越大,大家合力起来可能风险要小一些。 主持人:那么现在NGN的产业链你是怎么看的?整个形式怎么样? 谢大雄:这个NGN的总体架构还没有出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研究。但是我们基于一些宽带的一些应用,不管无线宽带,还是固网的宽带应用已经开始了。 主持人:我也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中国企业都出去的问题,我想我国的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走出去,其实我们自己也看到了,虽然我们中国企业现在有很多产品销售到国外,比如我们的服装、鞋之类的,但是说实话产值都不是很高,而且价格都非常低。但是我知道比如像我们的通讯产品这些东西,像产值要远远比服装等这些东西情况要好得多。 我想知道近年来中兴在国际市场上开拓的情况怎么样,是取得了多大的市场规模? 谢大雄:走向国际化我们早就成为一个公司的战略了,很多年前就是这样了。当然我们国内的市场也很重要,但是跟全球电信比还是小,还是它的一部分。但我觉得很重要,我们走出去往往是依托于国内的市场才能走出去,首先在国内市场立足,有一个基础,然后再走出去。为什么走出去呢?一个是全球的市场很大,有很多的机会,尤其前面电信业的不景气,对国际的大企业也受到一些影响,刚好我们国内也正好处于上升的阶段,从这个时机上讲是一个好的时机。 另外就是全球电信是处于变革的时期,变革的时期就有很多机会,原来我们进不去的地方,现在可能有这个机会。另外我们走出去了,才能发现我们的不足。因为一个企业,首先应该你要做大、做强,做成百年老店的话,你必须要国际化的,依托于一个小的市场是不行的,只有走出去以后,我们在市场方面、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跟人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我们看到的差距就是我们有奋斗的目标,有能够跟人家学习、进步也是很好的。 主持人: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我还有两个问题,在我目前看到的,走出去的企业当中比较鲜明的是华为,你感觉华为跟中兴产品比较类似的公司它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兴借鉴?第二个我想中兴在走出去的时候,你有那么多产品,你先迈哪条腿是终端还是其他的设备? 谢大雄:中兴也下定了国际化的决心,但我们现在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因为我们现在走出去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是太熟悉国外一些企业的运作规则,同时我们的人才、语言、文化跟人家还是有区别的,这需要适应的能力,这需要我们的员工有这样适应的过程。对于产品来说,我觉得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 主持人:前两天我们记得思科公司,他在国外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他认为在亚洲市场上有一些很强劲的对手正在成长,我们都知道在亚洲市场,尤其在中国市场能够对思科形成对手的有华为还有中兴,您怎么看跟国外公司的竞争,如果中兴被列为竞争对手的话,您心里怎么来谋划这个策略。 谢大雄:实际上中兴通讯跟思科来比的话,我们差距太多,实际上我们不构成对他们的威胁,因为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走出去要跟他们这些公司学习很多的东西。 主持人:因为我们的时间快到了,最后我还想请谢总最后跟新浪的网友说几句话。 谢大雄:感谢网友对中兴的关爱和支持,我希望通过中兴通讯的进一步努力,在我们走向国际,在手机上面,自己大的战略上面做得更好,做得更远。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谢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