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副总邓飙:我们绝对不会放弃国内市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1:33 新浪科技 | ||||||||||||
![]() 左是华为副总裁邓飙,右为新浪网财经中心总监刘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新浪直播室! 主持人:顶级人物、尖峰话题解说行业重大问题,新浪网和通信世界共同举办的2004年中国国际通信展尖峰对话我们继续进行,这个时间段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邓飚副总裁,在我们的对话开始之前,首先我想请邓总给大家,给我们的各位网友打一个招呼,介绍一下自己。
邓飚:大家好,我是华为公司的邓飚。 主持人:邓总介绍特别简短,我想体现了华为的精神,务实的精神。我想邓总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非常简短,下面能不能稍微花一点时间介绍一下华为公司,这也是我们的惯例了。虽然我们行业内都很了解华为,但是我们今天是面向互联网直播,在我们的网络上面有非常多的网友,而且有一部分网友是我们通信行业内的,可能有一部分网友是通信行业之外的,但是我想华为现在不但是在网络的系统设备,而且也在着手生产终端设备。以后可能也要面向我们广大的普通消费者,所以也希望邓总系统地介绍一下让普通消费者对华为的了解。 邓飚:首先要谢谢新浪网提供给华为公司的机会,下面我想花一点时间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为的公司,华为公司是1988年成立的民营高科技公司,到目前为止有员工23000人,其中我们的研发人员的比例达到46%,有11000人在从事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另外在市场、销售和服务占整个公司的35%的比例,管理人员占9%,生产是10%的比例。 23000人中间有3000的外企员工,分布在我们全球的8个地区部,目前我们在组织结构这块看,我们在国际的市场有股份制机构在国内有27个办事处和服务的机构。目前公司总部在深圳,公司总体的产品一共有6大系列,其中有固网的产品,另外包括移动网络的产品,另外包括光网络产品,以及数据通信产品,还有业务软件的一些网络产品。从这6个产品项目来看,我们有两个中心,一个是芯片设计中心,另外一个是软件的设计中心。目前这是我们在产品方面的大概构架。从这个公司的销售收入来看,我们去年的销售收入是达到337亿人民币,今年我们预计是完成到420亿左右。 主要增长的贡献度是产生于国际市场,去年国际市场我们销售是10.5亿美元,今年预计是能达到22亿美元左右,应该说在国际市场发展的话,是超过100%。我们现在看明年的市场,我们估计公司还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在明年我们预计出口超过40亿美元,今年还有可能增长一倍。另外随着国内通信市场的发展,像明年3G可能发牌,我们相信国内市场也不错。那么这样的话华为的销售额超过70亿美元应该是有一定把握的,所以我想华为的发展速度还是不错的。 主持人:说到华为,我们可能就不能不说3G了,因为是这样,近几年来大家都很关心3G的发展,而且我们都知道华为在3G上面做了很大的投入。当初有一个说法40亿人民币,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得到确认呢? 邓飚:40亿现在已经超过了。 主持人:投入了这么大以后,我记得有一个感觉到了去年中期的时候,我们业内,至少媒体都有这样的感觉,就华为投了这么多钱没有得到回报,情况可能很糟,压力可能很大。我们也为华为着急,但是到了去年下半年,包括到了今年年初以后我们看了很大的改变,40亿投下去了以后,事实上到去年中期时候,实际的收入带来的不多,但是确实华为用40亿为市场开发,为研发打下了一个非常扎扎实实的基础,所以我记得到了去年下半年,首先是在香港打开了市场,然后同时很快在国外签了一系列的单子。我们一直感觉很困难地就是中国企业走不到国外去,进入国外以后销售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非常像样的产品,但是华为可以说悄无声息地做了这项工作,而且这项工作很快地就做到了10亿美金的市场,10亿美元相当于100亿人民币,我们中国也有很多出口产品,想想我们卖一件衣服,卖一双鞋要多少衣服、多少鞋才能卖出10亿人民币,通过这样以后,我觉得很大的改变,中国在整个通信世界的地位,现在我们在2G的时候,我们在说世界顶级的通信企业很少有中国的企业。但是到3G的系统设备供应商来说,我想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没有一个大的设备制造商不重视华为了。 谁都觉得华为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对运营商来说他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华为和3G改变了整个在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中的地位和格局,所以还想请邓总在华为的部署、3G的开发情况,我非常有兴趣地想知道面临3G开发的时候,华为的思路和感觉?因为我确实知道中国很多企业面临3G也很想做这件事,但是很多企业还是一个新发,我们在等待标准定,国家把牌照发了,中国的市场做起来的我们才做3G,华为到底是怎么想的? 邓飚:应该说今年刚才我谈到华为超过20亿美元,其中一半是从移动产品获得的,应该说华为的移动产品在国际上、各个运营商有一定的品牌,有一定的竞争力。到目前为止我们的GSM设备已经进入了40个国家,CDMA进入了37个国家,应该说在3G的国际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带来了很多2G和2G半的市场投入,而且很多国家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我们3G的三个产品标准和CDMA和CDMA2000和TD—SCDMA,华为都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在WCDMA领域里面,华为是第一个在全球发布R4的标准的。像阿联酋和香港都采用华为的R4来做的。应该说国际企业的厂商都在3G的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我们在阿联酋的竞标过程中也是有非常大的压力,最后客户从选的几家设备供应商,各开了一个样板,通过实验局的测试,通过评估,以及对后续资深的评估这块,最后选择了华为,我想到目前为止因为阿联酋开始开放了,从我们来说用户们都非常满意。 在香港我记得在国际上有8个公司一起来参加这个情况,当时我们第一个试点是在香港的铜锣湾,当时也是在全世界定型最复杂,环境最复杂的一个区域,当时在一平方公里的面积上面有25万人口,有630栋楼,平均的楼高是45米,像全世界最复杂的环境里面,华为当时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覆盖。而且从覆盖的质量上来看,比其他的运营商还要好,那么最后还是选择了华为。那么从这两个区域来讲,华为在CDMA里面是比较好的品牌,最后我们拿到了等等一系列的商业活动。所以我想在明年华为在WCDMA领域,在国际上的市场拓展有很好的发展。 那么我们今年年初在第一个进入西欧、葡萄牙,而且是第一个在西欧的国家里面填入了3G的标准CDMA2000的设备,但目前的话,我们通过17个用户测试的话,每个用户我们都享受到1.9兆的带宽,比现在我们在家用的ADSL真正享受的带宽还要高。所以在EVDO这个产品标准上面,用户是完全可以提供多媒体的高质量的业务的。所以这块是我们在CDMA方面也是取得了很好地成绩。 主持人:那么确实华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下这个决心去做这个3G可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企业不是没看到3G会有一个很好地前景,但是当时的时候,尤其是欧洲、发放的拍照以后,有很多国家运营拿到了牌照,但是没有很快地把网络建设起来,而且我想在前一两年在3G的技术上面也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我想中国大部分的态度还是用观望和等待去面对,那么华为怎么下决心做出来市场,这个信心是来自什么地方呢? 邓飚:这个基于几个判断,第一个就是对未来通信的发展趋势,将来这些发展都是朝这几个方向进行的,第二个华为在做移动网络的时候,我们发现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华为它是一个从固网到无线业务都能提供的供应商。大家都知道在未来3G的网络里面,它的核心网就是跟固网相对发展的网,NGN是属于同一个产品的导向。应该说将来固网的核心网跟移动的3G的核心网是可以共享的。到目前我们原来是通过NGN进行了整个国家的覆盖,它除了提供普通的电话之外,还能够提供宽带业务,另外我们还进行3G的业务,把无线的业务放到NGN里面去。所以这个方面华为还是有优势的,有两代的技术基础,有NGN的技术基础,我想自然就是到3G的发展了。这个我想是显而易见的。 主持人:我们所知道国内有一些通信企业,尤其是终端产品的企业,那么他们面对产品,面对走向市场,经常做的一种办法,就是市场能力还是很强的。也非常重视市场、重视销售,但是在技术研发、技术开发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少,最简单地比如说手机,今天我们知道大部分国产手机都是贴派的,在技术的研发、尤其是核心技术研发上面下的工夫比较少,华为这个企业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觉,怎么不同的感觉呢?我觉得华为可能很相信技术,有一些企业就不相信技术可以解决问题,就相信市场,我买来产品,这个产品不管怎么样,我卖出去就可以赚到了钱了。我想华为经常为了在技术方面的突破花了大量的资金,甚至把主要的人力、精力都压上去,我们的感觉就是要赌一把的感觉,然后进行技术开发。华为这样的做法是给自己奠定了一个越来越扎实的基础,我相信如果这样的话,有了市场的配合肯定会做得更好,我想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说把商家的东西拿出来贴上华为的牌子,因为我知道华为的市场能力同样也非常强,为什么还要在技术上面下这么大功夫呢? 邓飚:我认为光市场能力强也不行,光技术能力强也不行,所以刚刚我在介绍公司的结构里面最大的两块就是研发还有市场销售、服务,这两个加起来超过了80%,我们认为产品的深度开发才能够带来真正的优势太能够提高。比如说在终端领域里面,现在有芯片级的开发基础,我想才会带来3G。目前我们也展出了三款WCDMA的3G手机,那么这几款手机在未来得几个月里面,我们要向欧洲,包括其他的一些提供WCDMA网络的运营商,向他们提供,还有包括无线上网卡。 华为为什么要选择在3G这个终端领域来进行突破,实际上也是由于华为在这方面已经有技术优势了,有成本优势了,而且我们认为能够把握住用户一些新的需求点。最近我们提供的3G高端手机能够提出这些业务,带摄像头、和弦音铃。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提供一种廉价的适合老百姓使用的简单3G手机,我相信它的定价是多数老百姓都能接受的,之所以有芯片级开发的能力,产生在终端领域的成本,我想要下决心才能进入这个行业。其实这个里面风险也是很大的,我们是经过深度的评估以后才决定在终端领域进行突破的。 主持人:我们说通信市场可能不仅是移动通信、3G,可能未来的发展就是移动通信的多数数据传输,基于固定网的高速传输,就是宽带肯定也是很大的一块发展市场,我想如果从目前3G的情况来看,我们说3G可以代替宽带或者说能够真正实行高速数据传输,可能这个问题也很难做到。因为3G传输的速度毕竟还是不够的。而且频谱也是有限的,至少我的一个感觉,就像我们这样的一个通信展,我也跟其他的老总聊到,在这里面即使3G开通了,不会所有都把手机和网络开通,如果有十分之一人都同时打开,可能就支撑不了。那么我们要解决高速传输就是宽带,那么这里面比如说像NGN、IP技术还有宽带的光网络传输,有很多这方面。但是我想华为这样的企业,可能就做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方面,我想华为对光网络、智能网等等,各个企业可能只做一个,可能有一个长处,我想对华为这样的做,可能不但要做这些产品,还面临着一个整合和协调的问题,只有整合和协调了,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我想听听华为是怎么整合这些技术和产品的。 邓飚:这些产品之间的整合,首先在研发的资源上平台是共享的,因为它的技术部分是相通的,可以利用。从刚刚主持人讲到的几个方面,从宽带接入、光传输包括IP,特别是前两者,目前我们都已经在世界排名上进入前三名了,像宽带接入,我们在全球是排第二,在光数据这块ADSL是排第三,那么这样块固网技术我们认为还是很大的发展空间,刚刚主持人讲到,在3G的时代到来以后,也是一部分的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达千兆的接入,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用户是一千多万,它确实有它的很多优势。 所以,我们认为在宽带的接入方面,除了无线之外,在有限的过程也会高速发展的。从全球其他发展来说也是很高的一个趋势,包括NGN下载网络,它其实是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发展的核心网,这个平台是相通的,像现在我们提供的R4的版本,未来到R5的版本,甚至到R6的版本。这个我想是非常清晰的,它将无线的网络、有线的网络,它的核心网都整合在同一个平台里面实现的。所以我想这几个方面都是华为下一步的重点,像目前光传输的,光网络这块2000人,在固网有大约3700人左右,华为在这些方面有些地方可以共享资源,所以对我们研发效率、降低成本都是有好处的,像IP网和下一代的智能网里面就有一些接口,甚至在组网的形态上也有一些配合,所以这个我想这对华为是非常重要的机会。 主持人:我想问你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我们现在用得比较多的还是ADSL产品,据我所知,如果这些产品想解决真正宽带接入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因为它的理论传输是8兆,这个8兆是有距离限制的,也就是说实际上面跑起来也就是两三兆就已经不错了。如果解决高速数据传输是非常难的,当然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很多的FTTH,那么华为也做这样的产品,从你个人的角度来讲,你认为光纤到户现在是不是能实现。 邓飚:光纤到户的产品华为在60年前就开始研究了,通过一根光纤进去可以分成128个用户,之所以我们没有在这个阶段向市场大力的推广,是因为目前它的成本,广大老百姓还是接受不了的。最终的发展我想是这样的,但是目前的阶段就是在这4点,它真正的要进行规模性的网络建设,我想至少还要10年到15年的时间,所以从短期来看,在目前在这上面解决宽带的问题,包括ADSL的技术也是在发展中的技术,目前最高的是8兆,但是在明后年我们会提供到20、30兆。 主持人:下面我问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想知道在国际市场上这两年是华为增长的一个亮点,每年增长的速度都是非常高,本来我们的感觉,华为之所以要到国际上去,是因为国内市场一段时间形成不是很好。所以在国际市场上面再增加一个点,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个点不但是增加了而且发展得很不错。但是还有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也不可能丢掉,而且国内市场也还是要发展的,未来国内市场还会有哪些亮点,华为为国内市场还会做哪些工作呢? 邓飚:确实国内市场这两年发展还是很快的,应该说国际市场在华为的销售里面是逐步的地位在上升,形成主导能力。同样这几年华为还是在不断发展,华为是绝对不会放弃国内市场的,那么从这几年来看国内市场还是有很多机会,像ADSL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个不管是无线网的建设还是有线网的建设,在光传输的建设里面,尤其是像智能光网络,像DWDM这些建设量还会进一步的放大。另外在接入层的领域里面,低端的传输也会成倍的增长,所以这一块也是存在的一个新的机会,另外像数据通信,数据通信的骨干网不断扩大,到现在华为已经可以提供128个单模块的核心模块。数据网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另外我想明年、后年中国的3G是肯定要到来的,因为这个对华为而言,对国内外的各个厂商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主持人: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多问题要问了,但是我们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在我们访谈结束的时候,我还是想请邓总最后给我们的网友说几句话。 邓飚:希望网友更加喜欢新浪网,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 主持人:最后我还有一个信息告诉大家,在这个通信展中间,每天我们都有一个评选,很高兴看到了昨天我们把华为评为我们这个展会上面最具有技术气息的展台,因为像这个专业性的展会,我们让更多的专业的人员,都看到我们的展台,看到我们的技术、产品发展的方向。当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展会太吵了,可能有些东西不是技术的东西,但是我看华为是一个冷静的展台,具有技术气息非常强,我们也把华为评为最具有气息的展台,我们也把这个信息告诉网友。我们祝福华为。 邓飚:谢谢主持人,谢谢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