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保护和扶持国产软件的发展专题 > 正文

国产软件定义范围颇费思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14:16 中华工商时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专家认为只有本国生产且增值达到50%以上才算

  本报记者 项建新

  2004年,WAPI国家标准轰轰烈烈而起,又突如其来地折戟夭折;《软件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一次次雷声隆隆,却始终没有下来半滴雨。知情人士指出,该《办法》一拖再拖原
消费满150币免费杀毒 占星奇缘 爱情解析
占星奇缘 爱情解析 消费满150币免费杀毒
因之一是,国产软件定义范围颇费思量,既要大力支持本国软件采购,又要考虑外资企业在内地开设软件合资企业的实际。

  目前,围绕政府采购政策以及国际企业的暗地运作,各方面的博弈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近日,来自民间的一次“本国软件界定与采购专家研讨会”更是将这一严峻的话题摆在了桌面上,多位参与起草和修改《政府采购法》的国内专家学者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以微软为首的外国公司。

  此前,人们一直广泛预期国务院会在今年夏天出台一项新政策,要求各部委和国有公司采购的软件产品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国产软件。传闻称,国产软件的最低采购比例将在50%至70%之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能够引起国内软件行业人士和专家如此关注此事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软件行业前景虽然乐观但是形势严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到2005年国产软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要达到60%。但是目前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有30%左右。

  “按照2002年47号文件的要求,2005年我们中国的软件产业的总销售额要达到2500亿元,但是我们本国的软件比例没上去,假如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意味着中国的软件产业不管有多大,也只不过是卖人家的软件和服务而已。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也就没有发展能力!这样的产业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问题很严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对此忧心忡忡。

  确实,从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每次来华都铁定出席中国政府的公关活动来看,微软绝对不会放弃政府采购这一“香饽饽”,因此它也在想尽办法成为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赢家,此次关于中国本土公司的说法也是其公关策略之一,然而这一说法面世不久就遭到了国内专家和业内人士的猛烈抨击和强烈反对。

  按照微软的理解,自己在中国注了册,交了税,有投资,在中国实现了产业化,那么自己的软件产品如Windows和Office等就应该称之为“本国软件”,但在倪光南等专家看来,微软想要成为真正的中国“本国软件”必须具备两大条件:在中国开发的、增值达到50%以上的软件产品。

  倪光南等专家指出:“在这一点上,可以学习实行政府采购比我国早得多的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美国国会曾通过一个《购买美国产品法》,要求联邦政府采购要购买本国产品,即在美国生产的、增值达到50%以上的产品,进口件组装的不算本国产品。由此可见,美国对其本国产品采用的准则是看产品的增值,只有在本国生产的、增值达到50%以上的产品,才能作为本国产品。”

  显而易见,如果采用“增值”准则,将不在乎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说,任何在中国的企业,它在中国开发的、增值达到50%以上的软件,都可以称为中国的“本国软件”。不管这个企业是中国人开的也好,是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也好,都是适用的。

  链接

  软件行业专家将“本国软件”的两大界定方法浓缩出炉之后,国内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几大软件厂商纷纷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原微软中国副总裁、原红旗linu x总裁刘博:政府采购对于软件企业最大的帮助,就是有钱进来。依靠政府扶持使本国软件企业获得发展的办法并不耻辱,美国、印度等国家早有先例。

  金山软件公司副总裁葛坷:政府采购本身应该说对政府、对国内的软件产业都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现在也存在一部分政府用户的需求不是完全靠国产软件可以解决的……

  永中科技总经理曹参:政府应该保护本国软件,本国软件也需要政府的保护。无论是否有政府的保护和扶持,本国软件厂商都要努力做好自身产品,不断加强产品创新性,提升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实力。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



  新浪通信月大型有奖调查:电信热点任你评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