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内 > 正文
网民隐私权并非无限 网络ID有没有名誉权?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16日 08:07 中国青年报

  2001年7月12日,我国首例网络名誉侵害案件有了说法,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定网名“大跃进”的使用者俞某侵权事实成立,赔偿原告张小姐人民币1000元,并在侵权行为发生地“E龙”网站公开道歉。

  虽然已有判决,但对于“网络上的ID有没有名誉权”这一问题,部分网民尚有异议。白而强律师对此分析说:当一个人在网上攻击他人的ID时,必然明确认识到那个ID背后有一
个真实的人存在着。同时,网名在部分群体中已经成为和真实身份对应的符号。在这种情况下,网名和现实中的绰号、曾用名没有多少区别。网络存在虚拟成分,但并非绝对的虚拟,在网上对网名进行侮辱和诽谤,完全适用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大跃进”的帖子有明显的侮辱成分,即使双方是不认识的,只要对方能查出其真实身份,就可以提起诉讼。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此外,由于被告否认“大跃进”为自己的网名,法院在“E龙”总部、江苏省公安厅和江苏省多媒体管理局的协同调查下,取得了其上网的IP地址和相应的电话,并据此推定了“大跃进”的身份。这表明,网民的隐私权并非无限的。根据《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网站虽然不能随便泄露用户资料,但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调查时有配合的义务。任何人只要在网上有违法的言行,就有可能被曝光,并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互联网有其开放性,这给了每个网民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随着信息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它与现实的结合愈加紧密,现实对它的监督管理也将愈加完善。

  “大跃进”一案警示了所有网民:网络并非自由天堂,任何违法言行都不可能隐藏于网中逍遥自在。因此,在享受网络赋予我们的自由时,不能忘记自觉守法。(吴薇)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经贸大在职研究生
  • 北方新兴铃木降价
  • 中国人旅行找中旅
  • 所有小吃一律1元
  • 新浪与你共成长!
  • 金长城“雷霆e击”
  • 美格装饰永恒品味
  • 北京月嫂爱心服务
  • 花园别墅办公用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相关链接
    调查显示美国人关心网上隐私保护 (2001/06/29 14:05)
    警惕网上聊天泄漏隐私 (2001/06/22 13:03)
    美国网络广告业推出保护用户隐私的电子表格 (2001/05/27 17:21)
    调查称公众对网上隐私普遍存在忧虑 (2001/04/24 16:19)
    黄色信息大泛滥 网络隐私让人忧 (2001/03/02 09:19)
    免费上网在国外--你得放弃一些隐私权 (2001/02/28 15:47)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追踪高考动态 贴心服务考生
    联想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专题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