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7月12日专电(记者周国洪)“黑吧”肆虐令网吧蒙羞。一些学校门前扯起了“校门200米范围内严禁开设网吧”的大幅警示;很多青年人被学校、家长严加看管,“不准进网吧一步”;人们对经常出入网吧者,也开始投以异样的目光。然而网吧毕竟不是洪水猛兽,面对众多“谈网色变”的疑虑与责难,有识之士呼吁:以加速度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重塑人类生活,中国的新一代青年岂能被人为地隔绝在网络之外!只有在接触中了解、在了解中热爱,新一代青年才有可能抓住21世纪的机遇。
一份权威调查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网民数量已达2250万人,其中74.95%在30岁以下,56.11%在24岁以下;20.5%的网民通过“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上网。网吧成为青年人上网的重要渠道,其根本原因在于便利、廉价。对于一般工薪收入家庭而言,购置电脑等上网设备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学校、单位的电脑又对上网内容、时间有严格限制。在网吧,仅需支付极少的费用,就能自由上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在放大着“网吧引力”。
“青年人在网吧干什么?99%是在打游戏!”一位学生家长据此对网吧的生存权提出质疑。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的南京大学学生工作处副教授尹三洪对此不以为然:“游戏本来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游戏能够锻炼人的反应力、灵活性,很多创新的火花就是在游戏中产生。而且游戏软件正在成长为一块巨大的市场,我们的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就是游戏编程。”
此外,游戏自身也在演进。在线联网游戏一改“人机对抗”的单调,人与人在虚拟世界里斗智斗勇,以谋略智慧取代了暴力厮杀。一些游戏情节设计大量融入人文、历史、军事、社会发展规律,
江苏省公安厅信息网络监察处处长袁为国说:“我们总不能因为汽车每年都会轧死人就禁绝汽车吧。对于网吧,绝不能一棍子打死,出路在于依法管理、兴利除弊、健康发展。”(完)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