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ChinaByte 报道】国内2001年第一大准并购案——美国在线AOL并购网易和联想FM365,曾经一度被传为谣言,在业界传播得熙熙攘攘。但是,这则并购近日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演变成“美国在线注资联想,联想并购网易”,实在出乎人们的意料。 柳传志的“三板斧”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并购案涉及了AOL、联想和网易三家,由此产生的衍生新闻效应应该由三家分享。但是老到的联想借助其领导人柳传志的出色谋划,在三家共同搭建的并购平台上唱起了主角。 整个谈判过程就是职业经理人借用政策与现实、资本与市场、并购与反并购等诸多因素相互斗智斗勇的过程。AOL不谙国情,一上来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它挟并购时代华纳的余威而来,自以为自己在资本高端市场运转如意,中国IT市场气息奄奄,危在旦夕,自己手持现金,强势收购,一定能满打满算,做一回中国市场的救世主。 初次交锋,AOL立刻被柳传志泼了一头冷水。柳传志使出了“三板斧”,在三个回合之内,掌握了谈判中大部分主动权,给了美国在线一个下马威。 柳传志知道AOL想收购网易。他冷笑。有钱就一定能收购网易吗?不错,网易注册在海外,是一家名义上的外国公司。你AOL收购它,属于外资收购外资公司,的确不干中国政府的事儿。但是你不要忘记,网易手中有国家颁发的ISP许可证。无论中国是否能在2001年底进入WTO,中国电信业的开放都是敏感的话题,你AOL有没有这个胆子,闯闯这个“禁区”? AOL对柳传志说想收购FM365。他微笑,反问,你AOL在美国能不能收购DELL电脑?你知不知道DELL在远东、亚太电脑市场根本不是联想的对手?你知不知道你AOL因为巨额并购背了债,而联想多年雄踞中国电脑销售首名,利润丰厚。你有钱,但是我不仅有钱有利润,而且还有一个快速发展的庞大市场。你不就是给董事会逼着,要短时期内创造利润吗?我联想不给你,你把我怎么样? 柳传志开始反击。他认为,联想和网易,IT制造和网络服务,技术开发和资本运作是相互结合的两方面,也是有所侧重的两块。AOL光是钱多,不按照中国市场的内在规律办事,最后是把联想、网易和它自己都赔进去。要读懂中国这本无字天书,美国的经验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中国的一些事情毕竟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柳传志的“移花接木” 皮球踢到了联想这边,柳传志成竹在胸,眼光深邃。他积多年商界经验,为联想运筹帷幄,奠定胜局。他只使出了一招——中国古典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移花接木”,就把错综复杂的局面剖析清楚,把看来似乎是“不赢”(NO-WIN)的局面变成“多赢”(MULTI-WIN)的局面。 移花接木——把花木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施展手段,暗中更换人或事物。柳传志同时更换了三件东西:AOL的资金、联想的投资身份和最终的并购对象。 他对AOL说,你AOL想并购我,可以。不过要换一种方式,你给我资金,做我的投资人和股东,联想做为你在中国市场的经纪人、经理人和全权代表,与你AOL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市场,分享市场份额。我得到巨额的资金,你绕开了政策,从联想这边得到一个登录中国市场的“壳”。 柳传志接着说,你并购网易,目的我也知道,无非是借助网易大规模的人流量,发展你AOL最擅长的网络信息服务,借中国用户的人数发挥网络效应,从中牟利。你得到了网易又如何,中国不比美国,电脑普及率不高,手持设备现在还不成气候。这样我拿出联想的硬件,做网络服务的捆绑销售,再用你给我的注资,为我们两家的共同利益,吞并网易如何? 柳传志知己知彼,充分为双方考虑,他的方案无懈可击。AOL倒吸一口冷气,计算了一下,最后对方案基本表示认同。柳传志出色的表现改变了所有的局势。AOL由并购方变成隐身幕后的投资商,网易被单独列为并购目标。而联想成为谈判过程中最大的赢家,不仅变相摆脱被并购的命运,而且还拿了别人的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风险投资领域。 柳传志的“驱虎吞狼” 确切地说,柳传志的谋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移花接木”,帮助联想摆脱并购,后半部分是“驱虎吞狼”,借AOL的资金实力,加上自己的市场和技术,鲸吞网易。“移花接木”固然是巧妙,然而“驱虎吞狼”更显出柳传志志向远大,眼光独到,因为这才是体现联想整体战略、业务重组的精髓。 联想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闭门苦练内功。柳传志主持,改组原来公司的格局。联想的子母公司框架基本成形。2001年联想旗下将会有3家子公司,一家是杨元庆领导的联想电脑公司,主管亚洲的电脑销售,一家是郭为领军的“神州数码”,他手中是FM365,还会有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由柳传志亲自挂帅,副手是联想的副总刘晓林。 不明故里的媒体把联想此举称为“柳传志突围”,要我说,哪里是突围,分明是“柳传志大获全胜”。杨元庆和郭为不是庸手,柳传志挑选企业接班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杨元庆和郭为年纪轻轻,穿着不合身的西服,参加联想的万人大会的时候,柳传志就对他俩极为关注。经过十几年的磨练,两人进步神速,早已超越了同辈的职业经理人。 少帅接班了,柳传志把权力放给了他们,自己抽身转移到企业管理更高的层次——资本运作。杨元庆和郭为虽然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但是相信姜是老的辣,柳传志的实力更强。他来到了风险投资子公司,外加一个联想的“最佳副手”,“半个大将”之称的刘晓林,风险投资子公司成立时间不长,管理层实力却是雄厚得可怕,远远超过其它的两家。 联想为何如此看重风险投资领域?因为柳传志是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说,“小鸟数数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蛤蟆数数是‘二五一十’。”联想和柳传志的作风是做好准备,看准时机,快速出击。柳传志是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的。这不,AOL不是把钱送上门了吗? 联想是主角,AOL是配角,至于网易和丁磊,完全被晾在了一边。一是由于网易市场表现不佳,等待出售;二是因为丁磊只是擅长技术,谈不上什么商业好手,没实力叫板。 我爷爷80多岁,是个老银行专家。他看人很准的。我问他丁磊有没有可能与柳传志抗衡,他说我没见识,提出这么一个“SILLY QUESTION”,“一个是小聪明,一个是大智慧,这能比吗?”我想了一想,也对。 (arshioul)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