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0月24日电 日前,律师状告新浪一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事后,记者专访原告来云鹏律师以及其代理律师。
来云鹏律师认为,现在评论判决,为时尚早,但我们对胜诉充满信心。我们认为,判决的胜败取决于法庭对缩减邮箱一案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法庭是维护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还是要维护整个法律规则的兴衰存亡。
他认为新浪一直在强调免费服务,用户享受的免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户所收发的每一个邮件页面上都载有新浪网的广告。在新浪网提供用户服务的同时,用户也在新浪网服务,新浪网是从中获了利的。来云鹏认为,与新浪打这个官司的出发点主要是“尽一个法律工作者参与司法建设的义务。”他说,新浪网的服务条款中埋下了单方免责条款,这种行为本身就违反法律上的诚实信用。他本人不反对推出收费邮箱,他认为新浪近来强调的网站盈利与他所说的法律诚信公正不是一个问题。他希望借此能促进互联网事业的健康发展。
来方代理人潘海涛律师认为,本案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件普通的合同违约案,但法律关系和所涉及的有关网络软存贮介质的技术特征甚至物理特性都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法律上需要评价的问题首先取决于对网络本身和网络经济的认识,也取决于网络时代的新经济的价值取向。本案争论的焦点可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原被告签订的服务合同的属性,即是否属于双务有偿,诺成和互付对价的合同;原被告签署的格式条款的有关内容是否有效。
代理律师孟宪生着重对本案争议的焦点价值评定问题做出解释。孟宪生说,网络经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各方面的规则都在探索中,同时也只有通过司法实践才能完善。对于本案,第一个问题就是“免费”邮箱是否真的免费。根据网络经济规律,网络的价值是由用户创造出来的,这也是网站为什么提供免费服务的理论基础。新浪能在短短几年内上市不能缺少的是“免费”客户的价值。第二个问题就是这种“邮箱缩水”是否应当提倡。企业应当通过改进服务吸引客户,而新浪通过“邮箱缩水”的办法让客户接受其收费服务,是一种强制销售行为,这是一种违反商业道德的不正当商业行为。这个案子将涉及网络经济发展是否遵循公平自愿的原则,将开拓新的司法判例。如果这种行为不能制止,将不利于新经济的健康发展。(完)
声明:新浪网转载该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文章中的观点或描述。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