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木
如果把对此次股权合作的诸多感情因素搁置一边,如果抛弃掉太多的固有心理暗示,我们或许有另外一条思路:新浪网和阳光文化同为上市公司,股权的相对分散使他们不纯粹地属于任何个人。评判两个公司成功与否的指标也不是某个人在其中的权利大小,而是公司为投资人带来的利益回报。
假使此次股权交易之外的业务合作能产生实质效益,使得新浪就此从窄带困境中脱颖而出,摆脱免费模式与高运营成本间的“互联网原罪”困绕,成为一家永续发展的公司,于初始投资人、公众股东、广大受众乃至王志东这样已经离去的创始人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光水力量没有惊奇的合并
事实上,阳光文化和新浪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更象是补一道手续——如果不是因为美国911恐怖事件,这个会议将更早举行。关于交易的细节、关于股权的置换、关于人事的调整,一如新浪网9月13日在其网站首页发布的新闻稿所言。
当然,从9月13日到现在,台面背后的讨价还价与妥协肯定没有停止过。
6%是让步
这次交易中,新浪网通过支付800万美元现金、并增发460万股新股获得阳光文化29%的股份,成为阳光文化第一大股东;杨澜获得稀释后的新浪股份的10%,在未来十八个月内,根据阳光文化的业绩表现,新浪有望再向杨澜增发250万股,从而使杨澜所持有的新浪股份数达到16%,成为第一大股东。
未来十八个月中,阳光文化要达到什么样的业绩指标,才能如愿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呢?
新浪网首席执行官茅道林解释说:“6%实际上是吴征和杨澜夫妇为此次合并成功做出的让步。”
茅道林称,新浪目前的市值只相当于手中现金量的1/2,几次融资中进入新浪的那些股东的利益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折损。因此,吴征和杨澜做出让步,“以阳光文化未来十八个月的经营业绩作为考评指标,再向他们增发。”
其实,吴征与姜丰年共同担任新浪网董事会主席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这6%划归杨澜名下只是时间问题。吴征的态度更明确:“交易本身很清楚。我们去年三月份收购良记股份时,它的股价是每股2分钱,买壳完成后的股价最高达到7毛多,即便是现在的8分钱也使原先的股东赚了400%;但全球的网络股、尤其是门户寒潮让曾经达到58美元的新浪股票跌到了如今的一个多美元。使新浪原来的股东经济上的回报不平衡。为了让事情做成,我们以现金值进行折扣,总之,结果非常公平、漂亮。”
据接近交易的人事透露,原先的安排就是使吴征和杨澜持有的新浪股份达到16%,成为第一大股东,但由于上述原因,就分为已经实现的第一步10%和未来“视业绩表现”的6%。
换言之,早在6月份,阳光文化和新浪迈出相亲第一步的时候,对彼此成为第一大股东就已经达成共识,讨价还价的空间是怎样在均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这个目标。
可以推知,当时参与谈判的各方都对两家公司的合并有了相当明确的预期,至于新浪董事会为什么既出800万现金、又出让累计达16%的股份(这是外界直呼看不懂此次交易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个目前还无法获知的“预期”而实现的。
稳定才是硬道理
新闻发布会上,最后一个提问的焦点是新浪网总裁汪延。
9月13日发布合并新闻伊始,即有消息说汪延将出局,由于媒体的率先披露,使得合并后以稳定为大局的董事会决定汪延留任。更绘声绘色的是,今天的发布会上甚至有记者问,待到目前的高潮散去,汪延的去职是否依旧无法避免。
完全可以理解外界对一个人为什么投入了如此的关注,从新浪网历史上的首席执行官更迭、从刚刚平息下来的王志东风波,新浪的一步步长大纠缠了太多的表现为人事变故的利益纷争。
姜丰年接过了这个问题。他说,新浪网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每个人都在新浪中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董事会的职责是本着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为管理层创造出理想的工作环境:“对某个高层的去留猜测,大家可以通过未来几个月里我们的行动知道结果。”——吴征和姜丰年甚至都没有依记者的口径明确指出汪延的名字。
汪延自己对此的解释是,9月13日新浪网发布股权交易当天,他忙于开会,下午公司集体培训,所以,闻风而至来采访的记者无法联系到他,最后就演绎出了“汪延要出局”的传闻:“我还要见客户,还会全面负责新浪的运营。这个消息纯粹是捕风捉影。”
媒体究竟是否具有决定“某个高层”命运的力量有待商榷,但王志东事件后,正在推行“新政”的新浪网绝对明白,需要反思的绝非王志东一个人,承担创造良好管理环境职责的董事会自身的完善也是当务之急:“一个公司的家族化态势肯定不正常,要维护更多投资人的利益,董事会必须由那些具有客观评价标准的人士组成。所以,新浪网会引进不持有新浪股票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媒体做大必须购并
无论如何,就目前来看,新浪网与阳光文化的这个交易还是被打上了太多的资本运作的烙印。但拥有华登投资背景、以娴熟的资本运作为大家熟悉的茅道林并不认同:“资本运作只是经营企业的五个关键环节之一。采取资本手段的前提是过硬的产品、高水平的研发、保证质量的制造和有效的营销手段。新浪网从没有把市场炒作和财务技巧混为一谈。现在与阳光文化在股权层面的合作只是第一步,未来会有联合营销、内容捆绑等等形式的合作。”
吴征显然对其后的进一步合作有考虑:“仅仅局限于阳光文化的卫星频道落地权看阳光是很不全面的,我们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卫星电视频道,阳光文化的定位是宽带内容综合提供商。在阳光内部已经部分体现了跨媒体的特色,除了卫视之外,阳光还把获得版权的节目制成VCD销售,并向内地、香港和台湾的电视频道出售专题节目。”
言谈间,吴征对于未来的新浪显然已经了然于胸:“窄带门户市场上的第一或许有条件存活下去,但无线与宽带是人人共知的大势所趋,宽带市场的成熟只是时间问题。但窄带内容向宽带内容的转变过程中,巨额成本将杀死一批窄带内容商,窄带网越早向宽带过渡,其空间也就越大。而且,能够接入宽带网的城市小区数量会大增,这些终端接入用户是窄带门户落地的重要手段。”
新浪网和阳光文化对此次合作的定义为“中国最大的宽带门户和跨媒体平台”,曾经担任香港亚视总裁的吴征最后强调:“媒体要做大,一个因素是人才,另一个就是购并。”
声明:新浪科技登载该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或描述。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