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内 > 正文
张朝阳回忆3年前往事-搜狐与华渊擦肩而过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8月28日 17:25 新浪科技

  林木/文

  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是迫使中国初创企业二次认识风险投资、认真对待管理问题的一个速成过程:新浪董事会与王志东的恩怨斗争,网易丁磊与聘请来的职业经理人黎景辉的矛盾甚至引来黎景辉的私人保镖,从8848转战My8848的王峻涛最终引身退出这个号称中国B2C旗帜的网上商城。

  相形之下,一直遭受颇多诟病的搜狐倒是坐凭风浪起,我自安然。经历了长久处于新浪压力下的竞争、度过了从投资界到广大受众对搜狐收购ChinaRen的一致不看好。自称向来过得"如履薄冰"的张朝阳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搜狐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平安走到今天,自然有道理。"

  曾经和姜丰年谈过

  无论是姜丰年还是王志东都把台湾华渊网与大陆四通利方的合并称作网络界购并的典范。事过境迁,张朝阳透露,如果1998年秋天,他和姜丰年之间的谈话能够进行下去,目前中国门户网站的局面也许就要改写。

  1998年秋天,搜狐推出不满一年,域名还是"sohoo",新一轮的融资更使得搜狐的产品和网站知名度都处在无出其右的状态。高盛公司在新加坡召开其每年一次的亚洲科技会议,搜狐作为中国门户的唯一代表参加,姜丰年代表台湾的华渊网参加,叶克勇率领的中华网那时还叫"中华国中网"。

  那时的叶克勇已经显露出其一贯明显的合作意向,与姜丰年和张朝阳都谈及这个话题,姜丰年也在试探张朝阳华渊与搜狐的合作可能:"叶克勇提出的是合作与合并两个方案,都很有诱惑力,实在令人无法拒绝。"

  而姜丰年向张朝阳抛出的绣球是,马上就有投资人要对华渊网进行投资:"但仅仅一个台湾市场,很难做大,我希望有进军大陆,这需要一个伙伴。这次会议后,我要去美国见董事会,如果你觉得合作可行,咱们可以一起去美国。"

  再往后,按照张朝阳的说法是由于"自己典型的西安人的保守风格",回答说要回去想一想:"而梢纵即逝的投资机会谁都不愿放弃,姜丰年马上来大陆,见到王志东,两人半个小时谈定,合并的事就一锤定音了。"

  没有控制权,牺牲的就是我

  四通利方与华渊的产物--新浪诞生之后,搜狐作为门户就没有了"舍我其谁"的机会。时至今日,张朝阳也没有为自己当初的谨慎而后悔。

  "从我拿到尼葛罗庞帝的投资的第一天起,我判断商业机会的原则就一直没有变:四通利方与华渊的合并当时就已经隐藏了许多不安定因素,首先是股份双方各持一半,导致以后做出决策的过程中缺乏主导力量;合并最关键的文化融合要面临大陆文化、台湾文化和硅谷文化,而且有网站、软件公司的不同背景;还有就是股份稀释过快,这些对于新创公司来说,都是很大挑战。"

  张朝阳回忆说,98、99年门户如日中天的时候,搜狐正处于痛苦的与股东协调并进一步洽谈融资的阶段:"当时,连高盛都要投资搜狐,但已有股东肯定要把投资机会留给自己,所以,我们拒绝了很多投资。我当时的确很不高兴,因为那些要价高出搜狐估值的几倍,送到门口的好事为什么要放弃?但现在看来,保守的风格避免了很多变数,这是公司存在的根基;当然,由于忙于与董事会协调,新浪又快马加鞭地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融资,我们在新闻这些很重要的方面输给了新浪。"

  这实际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要发展还是要稳定:"如果说王志东通过与华渊的合并"具备了做门户的感觉和经验,那我通过搜狐学会的是怎样和董事会和投资人打交道、又要保证在反反复复的争执中,搜狐的发展速度、决策速度不能慢下来。我们确实很吃力,1999年是搜狐历史上最痛苦的一年,公司内部调整、外部环境变化,但这些是很有价值的磨砺。如果在还没有了解投资、融资、人事的时候,就发生巨变,牺牲的就会是我了。"

  陈一舟曾想在合并时离开

  在这次搜狐和新浪之间上演的"邮件大战"中,搜狐多管齐下--张朝阳本人在广州、首席运营官古永锵、总经理周云帆、首席技术官杨宁在北京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

  古永锵来自管理咨询公司、周云帆和杨宁是原ChinaRen创业团队中的成员。尽管陈一舟在搜狐与ChinaRen合并五个月之后就离开搜狐,但从这三个人身上,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张朝阳所说的搜狐在管理上的下的功夫。

  据周云帆和杨宁透露,在2000年8、9月间,ChinaRen与搜狐的合并意向逐渐明朗化时,陈一舟就有了离开的想法:"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创业型选手,能想出来很多点子把公司推出去,所以,合并一方面是对他自己创业经历的一个交代;另一方面,逐渐步入稳定的搜狐也不能满足他的创业需求,所以,他的离开不难理解。但我们留下来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周云帆和杨宁看来,原先创建ChinaRen时的初衷虽然已经永远无法在ChinaRen实现,但在搜狐可以继续:"我们还很年轻,希望做出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这一点在目前的搜狐更容易实现,当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一致的时候,个人成长与公司成长一致,这是一个企业有效管理的关键。"

  谈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例子已经不在少数,操作手法也从培训到期权奖励计划不一而足;其实,企业与员工由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利益关系导致双方自然无法永远一致,只要能够通过"公司成长"这个过程实现各自的目标,也许就不会有层出不穷的"人事新闻"了。

  取消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

  毫无疑问,公司最怕媒体穷追猛打的就是涉及人事变动的新闻。而这种新闻在搜狐历史上也出现过几次——现任艺龙首席执行官的张黎刚在??年从搜狐退出;上市之前加盟的原首席运营官李文谦离开搜狐,"回美国继续学业";陈一舟在搜狐完成裁员后的一个月间挂职而去,"在硅谷二次创业"。搜狐在人事问题方面也没有过丝毫轻松。

  无论是张朝阳还是在1999年就进入搜狐的古永锵都承认:"搜狐的优势在于,每一个加入搜狐的人即便是以后离开,也能为搜狐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搜狐成立时的几十个人的团队是今天的基础,形成了目前中层管理核心,这之后,又有擅长市场、擅长媒体的人带给搜狐新鲜血液;尤其是收购ChinaRen这个年轻的队伍,更使得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对新事物的反映不再机敏的搜狐开始又一轮创新。这是让个人和公司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张朝阳说,在搜狐成立之初,曾经有过一条规定,老员工介绍进来一个员工,获得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同样采取这个制度的英特尔执行的是1000元美金的奖励。但是,后来发现完全行不通。因为介绍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公司角度来,这个出发点在以人情为重的中国还不容易推广。国内的情况是,一个人由于某种资源或者某种关系获得一个职位,一旦他离开,这部分业务就要停滞、甚至取消,这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很大。"

  一直以搜狐代言人出现的张朝阳强调,CEO也不能一手遮天:"因为我是搜狐的最大个人股东,所以我的所有决定肯定以公司利益为准。比如在董事会内部,除非财务报告这样的重大事项要董事会全体批准,那些小的、专业的决议就会由董事会里、叫做审计委员会的特别委员会审批。CEO不参加,首席财务官、审计公司和设计委员会做出决定向管理层汇报、商讨之后开展。这就是权利制衡。"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分 类 广 告
北京
  • 轻松高效英语学习
  • 维纳斯欧洲花园
  • 国兴理想创业地
  • 商务人才洽谈会
    济南
  • 环鲁汽车集结赛
  • 携手汇通一路轻松
    上海
  • 双休日驾车度假
  • 2999元买品牌机
    广东
  • 比思得广告诚聘
    河南
  • 河南地区正在招商
  • 甲方乙方硬件专区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杀毒软件专题
  • 瑞星2001标准版
  • KV3000标准版
  • 北信源VRV2001
  • Norton个人防火墙
  • 安全之星XP版
  • MCAFEE杀毒之星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相关链接
    搜狐张朝阳:在线广告两年后将走强 (2001/08/22 15:14)
    搜狐向邮箱收费叫板 其果真是慈善家? (2001/08/21 16:58)
    搜狐面临恶意收购 中国概念股警惕买家出手 (2001/08/02 09:23)
    张朝阳重新定位搜狐 抛弃门户称谓 (2001/07/30 18:33)
    为防止被收购 搜狐董事会宣布股东权益计划 (2001/07/29 12:48)
    搜狐放慢烧钱速度 网易要强渡难关 (2001/07/26 08:29)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每月十元钱网上安个家 建个人家园展个性魅力
    新浪育儿频道“情系小茵子”爱心大行动
    快来参加新浪网友婚纱靓照大赛!
    爱情 战争 科幻--漫画连载精彩纷呈
    运动之美 世界共享 李宁-新浪十强赛专题
    看战争巨片《珍珠港》 获精美珍藏礼品!
    电视节目短信--不看电视报 节目早知道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