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在线旅游业蓬勃发展 中国市场环境良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 14:10  太平洋电脑网

  随着中产阶级数目的不断增大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多,亚洲成为了全球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虽然如此,但该地区旅游业在本世纪头个十年里也经历了不少天灾人祸,例如2004年的大海啸、零零星星出现的恐怖主义事件以及禽流感带来的挥之不去的阴影等。

  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简称PATA)的资料,包括马尔代夫、不丹、泰国和柬埔寨等许多地方的旅游业都比去年增长了10%以上。事实上,旅游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所占比例都在10%以上。

  很自然地,许多地区性网站和知名国际网站都希望能从亚洲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获益。可以肯定的是,该地区的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和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仍然很小。根据纽约一家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表示,亚太区今年的在线旅游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256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美国市场今年预测数字的三分之一。

  但是该地区的在线旅游业仍然可能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余下时间里经历爆炸性增长。在2006年到2010年里,印度的在线旅游市场预计将以271.6%的年增长率急速膨胀,而越南的年增长率也有202%,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年增长率在70%-83%左右(以收入额来算的除日本以外的最大市场是印度,年销售额是3亿美元,而中国是2亿美元)。与此相比,美国在线旅游业在同一时期内的年增长率预计只有17%。

  基本由Travelocity.com、Expedia.com和Travelport.com等几家大网站垄断的美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另一个重大不同之处是他们的新客户增长十分缓慢,这是由于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已拥有上网条件,而且对在线旅游计划很熟悉。

  在亚洲,争夺是围绕着吸引首次上网用户的注意力以及建立对某些网站的品牌忠诚度激烈展开。“在美国,斗争的目的是接收用户;但在亚太区,有机会争取到那些第一次使用互联网的新用户,”eMarketer的高级分析师Jeffrey Grau说。“你需要先播下种子,因为这将成为未来增长的原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各大国际性在线旅游站点纷纷加大在该地区的宣传以及提供服务力度的原因。总部在巴黎的国际商务旅游管理公司嘉信力旅运公司(Carlson Wagonlit Travel,CWT)毫不掩饰他们对亚洲市场的野心。“在未来三到四年时间里,亚太区的四大市场——澳洲、日本、中国和印度的在线旅游使用率将达到40%的水平,”该公司的亚太区全球客户总裁Nicolas Pierret这样说。

  拥有Expedia和Hotels.com的IAC/InterActiveCorp公司在2004年投资1.667亿美元获得了中国第二大在线旅游预订网站e龙旅行网(elong.com)52%的股份。虽然e龙2006年净亏损了210万美元,但亚太区市场在Expedia的全球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正不断上升。今年第一季度,Expedia来自澳大利亚、中国、日本、欧洲和其他国家的订单比例从25%增长到了29%。从收入来看,其市场价值达到14.7亿美元。

  2004年被Orbitz Worldwide收购的澳大利亚网站HotelClub.com亲历了亚太区的迅猛增长。“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网络流量增长了70%,收入上升了45%,”HotelClub的总经理Chloe Lim说。“一些人主要关注销售收入,但流量实际是销售增长的第一标志,”他说。

  据eMarketer表示,预计中国到2011年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及商务旅游市场,市场价值达3000亿美元(中国去年的旅游市场总值是1340亿美元)。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企业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携程旅行网(Ctrip.com)。去年,该公司销售额为一亿美元,毛利近8000万美元。携程网首席执行官范敏认为在线预订将推动中国的总体旅游业增长。“在线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至少是旅游消费增长的两倍以上,”范敏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为国际和国内游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市场还是本地企业垄断着。携程和e龙的合并市场份额达到了72%,像去哪儿(Qunar.com)和搜比(Soobb.com)等新兴网站则正尝试从中分一杯羹,而他们对此抱乐观态度的原因是在线预订的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在中国,只有恨少比例的旅行交易是在网上进行的,”总部在北京的去哪儿网CEO戴福瑞(Fritz Demopoulos)说。“未来增长的前景让人鼓舞。”

  作者:小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