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科技博客宽频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新闻搜索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人才网站抢耕校园招聘“瘦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15:47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谢少媛

  高校校园刚刚迎来一批新生,接着又将进入一年一度的企业校园招聘的季节。目前,包括宝洁、微软、IBM和Intel等巨头均早已敲定校园招聘计划,并通过网络、校园宣讲会等形式纷纷进入高校。企业人才争夺战的背后,中华英才、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网站也正悄悄地展开新一轮角力,争夺校园招聘市场。

  校园招聘一向是被各网站认为是无利可图的“瘦田”。那么,各大招聘网站为何突然都乐此不疲呢?

  前程无忧重回校园

  一般人可能没有留意到,前程无忧又重新加入到校园招聘市场行列中。2002年,作为校园招聘的领头羊之一的“前程无忧”,曾一度悄悄地退出校园招聘,除了为部分企业发布网上招聘广告外,之前的外包进校业务全部停止。2004年9月29日,前程无忧以开盘价18.98美元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募集资金8453万美元。获得充足资金的同时,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于是,2005年再度卷土重来,进入校园招聘竞争行列,并在今年取得了长足的增长。

  纵观前程无忧先后一退一进校园招聘,究其原因,无非事关“利润”问题。据了解,校园招聘业务一般较为繁琐,跨区域广,所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比较大,获利少。“一般校园招聘都是全国范围的,接到一家企业招聘业务后,就要根据他们的需求,排列各地高校宣传行程,联络全国各主要城市重点学校,准备好大量的宣传资料,还要事先派人进校布置场地,招揽学生前来参加。宣讲会后,就要开始收取简历,找人、挑人了。”一路下来,做完一家企业起码要三个月左右,“一家企业的校园招聘费用一般是10万-15万元,可光是工作人员的飞机票、住宿、餐饮就要用去好几万。”另外,在2005年之前,愿意将校园招聘外包给专业人才网站的企业也并不多,“全国也就是一两百家,大多是一些外企。”

  “做校园招聘根本就无利可图。”前程无忧广州销售总监崔冬表示,目前参加校园招聘的企业约为300家左右,以每家10万-15万元来算,校园招聘市场每年约为3000万-4000万元左右。而前程无忧2005年全年业务量已达到7亿元,相较之下,校园招聘的利润实在是微不足道。

  既然获利不多,为何又重新回到这个市场中。崔冬表示,前程无忧重新进入校园招聘市场,就是因为考虑到客户的强烈需求,因此,“校园招聘做的就是服务,争取客户认同。”

  上图:某人才招聘会现场一景。越来越灵活的用人制度,给人才网站带来了巨大商机。

  校园招聘无利可图?

  对于前程无忧这一说法,竞争对手中华英才网显然并不同意。“校园招聘的潜力正在加大。”中华英才网广州公司总经理毕德才表示,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校园招聘业务中来。

  毕德才表示,由于校园招聘所涉及的繁重工作,近年来许多企业更倾向于将此工作外包给专业的人才服务机构,尤其是知名的人才网站。企业之所以青睐这种做法,首先是资源的节省。毕竟招聘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情,单靠公司的人力数千份甚至上万份简历就已经力不从心了。“在以前,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招聘,至少要动用人力资源部一半的人力,而现在,只需要一两个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就可以了。”另外,专业的招聘网络覆盖面广,这也为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找到合适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基本保证。最后,专业人才网站能提供专业的服务。从简历的筛选到笔试,甚至第一轮面试,专业的流程服务使得招聘人才在准确性、科学性方面更具说服力。

  越来越多的现实表明,招聘外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悉,在过去几年里,有30余个行业的近300家中外知名企业与各大人才网站合作进行校园招聘。“五六年前,校园招聘还仅限于个别跨国名企,近两年,除了各个行业的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加入,与跨国公司在同一平台上争夺新人。今年这一趋势将继续扩大。”毕德才表示,从2000年开始,中华英才网第一次接受了IBM公司招聘的打包服务,到2005年,像IBM这样的跨国公司已有很多。招聘打包已经成为大企业招聘的一种流行时尚。另外,为数庞大的中小企业也不乏对新人的需求,一旦他们加盟,校园将更加热闹。

  “虽然目前校园招聘市场每年只有4000万左右,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毕德才表示。

  进校时间一再提前

  不管到底有多少利润在里边,随着前程无忧的重归,校园招聘竞争程度趋向激烈是不争的事实。各大人才网站之间争夺市场的战役也早已打响。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市场上,可以进行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网站、机构和猎头公司已有近百家,但良莠不齐,专业性亟待完善。

  因此,作为校园招聘服务的提供者,拥有优势的服务项目成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效办法,所以几乎每家人才网站都在做服务和价格的文章。从目前网络招聘市场上来看,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根据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招聘网站CISI人气榜,最早进入中国网络招聘领域的专业招聘网站: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居于人气榜前列,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三大招聘网站凭借其网站知名度、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化、注册的人才和企业数量,以及庞大的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赢得了多数选择在网上招聘企业的青睐,令其他各类人才网站均不能望其项背。三大招聘网站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它们在网络人才市场的持久地位一样,不仅由来已久,而且愈演愈烈。

  单就校园招聘这一块来讲,中华英才网无疑抢得先机。相比于另外两家竞争对手,中华英才网更加重视校园招聘,贴近招聘网站重要的消费者群体———在校大学生。自2000年第一次接受了IBM公司招聘的打包服务,趁着前程无忧等竞争对手疏忽,大肆抢夺市场,目前全国有近200家企业委托他们做校园招聘,占了市场一大半的份额。

  前程无忧重回校园招聘竞争行列后,除了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发布信息,在线下还制作了一本“求职宝典”的小册子,将今年全国校园招聘信息归纳集中。另外,还进入校园张贴海报,登录校园网、BBS宣传,可说是全方位包围,规模大大扩大。

  至于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人才网站,智联招聘在中国网络人才市场的培育方面做了很多基础的工作,开拓了整个中国的网上招聘市场,影响了一代中国企业利用网络招聘的意识,而且历史较长,有着品牌优势,有许多人了解网络招聘就是从招聘网开始的。

  进校园只为树品牌

  这场校园招聘争夺战的大幕刚刚拉开,而这场争夺最终必将超越校园范围。事实上,即使是占了校园招聘业务最大份额的中华英才网也不得不承认,从校园招聘中获利并不多,校园招聘也仅是他们业务收入的1/5,重头还在网络招聘。而前程无忧的崔冬则干脆表示,他们的校园招聘是不盈利,最多持平。那为何众家人才网站仍要激烈争夺市场呢?

  除了看中潜力无穷的学生市场外,校园招聘的主角———企业,恐怕才是各大招聘网所要重点关注的。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其所在行业的领导者,对校园招聘业务具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他们的宣传攻势强烈,绝对不遗余力和不惜工本。如果人才网站与这些企业有了很好的合作,无疑可以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可以说,做好了企业的校园招聘,就抓住了这些企业,就是占领了网络招聘服务的大部分市场,比如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分别拥有长期合作客户,占据了整个招聘服务的大部分份额。中华英才网至今仍津津乐道当年IBM选中他们进行校园招聘业务。当年良好的服务留住了IBM,也使得中华英才这一品牌在IT界开始打响,目前,IT类行业仍然是中华英才网做得最成功的行业。

  毕德才表示,尽管国内网络招聘发展程度不均,但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网络招聘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影响力成为与服务专业性、产品可靠性等同等重要的因素,影响着招聘网站的综合

竞争力。为此,在全面实现绝对领先、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华英才网将品牌建设纳入2006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做校园招聘无疑是打造品牌的一亮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300,000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