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分众传媒3.25亿美元合并聚众专题 > 正文

虞锋:聚众为何与分众合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10:04 南方日报

  “生活的痛苦就是选择的痛苦,但是我要为企业的未来着想,作出这样的决定更是一种责任。”

  虞锋,上海聚众目标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公司创始人;曾获CEIBS的EMBA学位以及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学位;曾创建了上海电洋机构和上海元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过上海(中旅)集团下属公司总经理,任职于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

  做出与分众的合并决定,虞锋只用了短短两周左右的时间。作为聚众董事长,他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内心的挣扎,还要承受来自员工的不理解——之前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在期盼着聚众能在今年去美国上市,而作为聚众创始人,虞锋更想获得在纳斯达克敲钟的荣耀,做美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作出这样的选择真的很难。”昨日来到广州的虞锋对记者毫不讳言,选择到纳斯达克上市,还是选择与分众合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生活的痛苦就是选择的痛苦”,“但是我要为企业的未来着想,作出这样的决定更是一种责任。”

  从敌人到朋友是一种嬗变

  南方日报:在很短的时间里作出了和对手合并的决定,您是怎样考虑的?

  虞锋:说实在的,很多创业者都会有一个梦想,尤其当聚众已经非常出色的时候,谁不想去美国上市,去纳斯达克敲个钟啊?

  但是当我冷静地想想的时候,我就会考虑,上市之后又怎么样呢?拿更多的融资去和分众进行更激烈的竞争?这样我们两家会两败俱伤。于是我就考虑和分众的合并,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上市,对于聚众而言也有好处。

  当然,也许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放弃个人的荣耀,但是对公司而言,放弃上市的决定还是很合理的。这一点,我和投资者包括分众的投资者也谈过,他们都很支持这样的合并。

  此外,这次整合并不会对员工产生影响,不会裁员,相反,由于这个新兴行业仍在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还需要招人。这也是促成我做出选择的一个原因,不然的话,会更痛苦。

  南方日报:分众和聚众之前一直是市场上的敌人,抛开资本的态度,这样的合并您本人心理上是否接受?有没有想过您的员工是否会接受?

  虞锋:我是今年9月在香港见了江南春,说实话,之前我们两家公司打了那么久,我们都没有见过。并且,出于竞争的考虑,我们还把对方妖魔化过。

  但是那次的会谈使我们两人觉得,两家公司在经营和发展的理念上还是有共通的地方的。尽管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想过两家公司要合并,但是这为我们后来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至于员工,我觉得他们可能在理解上会有难度,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接受。其实很多底层的员工会觉得之前那样的过度竞争是不值得的,损人不利己的事为什么要做?所以,我想他们终究会明白公司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

  过度竞争要比垄断更加危险

  南方日报:很多广告代理公司对合并表示出了他们的忧虑,他们认为两家合并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会使他们的利润摊薄,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虞锋:我觉得垄断并不是主要的问题,过度竞争才是主要的问题。

  也许过度竞争短期内会令代理公司获得不菲的利润,但是长期呢?那会使整个行业陷入低迷,对分众、聚众不利,对代理公司自然也不利。很多行业,比如盛大和九城,携程和e龙,过度的竞争都让他们的市值一跌再跌。

  我想我们未来的定价会考量很多因素,不会损害到代理商的利益。毕竟媒体有替代性,如果人家觉得我们的价格高肯定会选择别的媒体投放广告的。

  南方日报:那么两家公司合并后会不会出现较强的文化冲突?尤其是保留两个品牌运作,会不会导致其中一个品牌越来越强,而另一个品牌越来越被弱化?

  虞锋:我个人认为我们两家公司并没有特别强的文化冲突,应该是相似度大于差异度吧。因为我们两家都是新公司,人员从其他公司过来的较多,并没有形成很成熟的文化,而且两家公司的销售方式也一样,彼此的融洽应该不成问题。

  而说到品牌的问题,我只能说不排除你说的那种可能性。但是这个问题在传统行业可能比较普遍,而在我们这个新兴行业出现的几率可能并不大。

  分众和聚众正在整理客户资源,会区分出哪些客户使用分众的品牌,哪些客户使用聚众的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们双方的品牌不会出现弱化。

  两个月后完成整合

  南方日报:两家公司的合并您觉得会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今后双方在业务上会有什么具体的分工吗?

  虞锋:我觉得两家公司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去完成整合,相对来说,这样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因为我们在准备上市,所有的资料都很齐备,而分众是上市公司,整个公司也很透明。

  至于未来的业务分工,我们和分众和框架媒介将承担三个不同层面上的业务,但是至于是按照条线来还是按照区域来分目前都还没有谈到。

  南方日报:您是怎样定位合并后的新公司?您觉得聚众会在区域上和渠道上有更大的突破吗?

  虞锋:新公司和原来的聚众性质差不多,叫做渠道媒体。我们可能会在传播渠道上进行一些突破,比如手机的模式等。不过我们不会做平面媒体,因为这样会涉及到内容。

  至于在区域上的突破,目前印度和西班牙都有人在找我们谈品牌授权的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这样的模式可能还是在亚洲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本报记者 陈亮

  相关报道

  分众股价飙升近15%

  

分众传媒(Nasdaq:FMCN)与其竞争对手聚众传媒9日宣布合并后,当日股价一路走高,上涨14.65%,报收于42.42美元;10日,分众股价继续攀升至45.01美元。按该价格计算,分众市值已达17.86亿美元,仅次于网易和百度。

  综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