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2005纳斯达克中国论坛专题 > 正文

中国概念股节节攀高 唐骏称并不意味着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07:09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曹敏洁

  中国互联网在今年得“好戏连连”。百度以40亿美元的市值登陆纳斯达克;不到一周,雅虎宣布向阿里巴巴支付10亿美元,并转让在华所有业务,以获取后者35%的股权……中国互联网的热潮俨然已经回归。

  面对这股热潮,海外投资者也显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节节攀高。

  但是,2000年中国互联网的“寒冬”仍让人记忆犹新,面对这股新的热潮,不少人担忧,这是否互联网的又一波泡沫?

  昨天,盛大总裁唐骏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一些互联网公司在价格表现上与自身的实际价值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泡沫。

  “目前的互联网热潮与2000年有着本质的区别。”唐骏表示,2000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还只是一个概念,还没有出现受到验证的商业模式;而这次的热潮基于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之上,例如

电子商务、搜索、娱乐等,而且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越来越普及,互联网市场的未来发展是可以被预测的。现在的投资者看好的不是公司的现有价值,而是未来的发展。

  “如果说2000年时期的网民是小学生,那么现今的网民至少已经是初高中生了。”有人士这么形容中国网民在这5年的变化。

  的确,分析人士指出,同2000年左右的中国互联网相比,现今的从业者愈加成熟。根据CNNIC第十六次调查报告中披露的统计数据,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已经达到1亿,网上购物大军达到2000万人……这些数字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相比于2000年时期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不成熟,现今的中国互联网已经具备了发展的一些“硬性指标”。

  雅虎“酋长”杨致远9月11日高调表示,中国网民一定要在未来扮演全球互联网领导角色,因为中国互联网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或许,杨致远的这番冀望或多或少能说明,2005年的中国互联网热潮或许不再是“泡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1,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