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巴曙松副所长:新浪与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6:43 新浪科技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9月8日,新浪推出Blog2.0公测版,成为国内首家正式推出Blog频道的门户网站。国内百余名知名人士发表了贺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博客是什么? 如果只有一个人,博客仅仅是生命痕迹的刻录; 如果有几十人,博客是朋友相聚的咖啡屋; 如果有几千人访问,博客是有力量的媒体; 如有上万人或者更多人访问,博客就是商业。 几年前,博客刚刚在中国出现时,能够想到其今天发展状况的,一定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 短短的几年时间,博客就从起步走向了繁荣。目前中国的博客人数达到几百万,并以每天近1万的数字不断增加。庞大用户访问量和惊人的注册用户数增长显示这一事物背后巨大的生命力。新浪博客的推出无疑会成为博客在中国发展的又一巨大的推动力量。 有人说博客是一种休闲文化的倾向,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平凡人记录心情的需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网络作为一种“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与它争吵,可以表扬或批评,与它倾吐,与它交流,把感悟和灵动化成文字。“自由开放,平等表达、独立思考,宽容沟通”的网络精神使得网络成为人们栖息梦想的精神家园。 博客秉承了网络的自由精神,但是综合了激发创造的新模式,使其更具开放和建设性。博客的人性化提倡张扬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流沟通的群体从而体现了个人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决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文档收藏夹”,它激发了埋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学情调和对美的追求。作为一种新表达的方式,它传播的不仅是情绪,更包括大量的智慧、意见和思想。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体现了艺术、文学乃至学术的民间性。博客的出现和繁荣,凸显了网络的知识价值,标志着互联网发展步入更高的阶段。 如果只有一个人,博客仅仅是生命痕迹的刻录;如果有几十人,博客是朋友们相聚的咖啡屋;如果有几千人访问,博客是有力量的媒体;如果有上万人或者更多人访问,博客就是商业。今天,互联网作为信息来源的重要性已经超过所有其他媒体,社会文化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媒体的传播。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博客网站、频道的出现对于博客个体而言,意味着将信息采集与发布的通道最大程度简单化与快捷化,这也正深刻地改变着媒体的传统和未来走向。这也是“博客精神”的革命性力量。 博客在中国迅速崛起繁荣的几年,正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寒冬。在互联网的最低潮时期,在个人网站大箫条时刻,在商业网站最凄惨之际,没有更多的投资,没有刻意的炒作,博客却开始如火如荼,这让人在赞叹其的巨大生命力的同时,也不断地从这一种新事物上发掘商机。 资本的嗅觉永远是最敏锐的,而资本的注入也为这一新兴的事物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使之更加便捷有效的保障着人们的这种网络生活方式。服务体现价值,博客也必然会带来新的价值,新的财富。 互联网的魅力就是创意无穷尽,任何一个角度。都可能因为新的创意成为领先者,短短的几年时间,新浪的新闻已经做成了国内的第一,新浪的股价曾经跌破一美元到冲破30美元的高位,成功的创造了一个奇迹。 现在,新浪博客以新的起点开始了它的征程,我们与新浪一起,寻找博客新的答案。 2005年9月7日于北京翠微路 巴曙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