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氓软件类似病毒 一旦装上便身不由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07:12 新闻晨报 | ||
打着“技术交流”的幌子一旦装上便身不由己 网上“流氓软件”似病毒 晨报讯(记者 陈杰)网民如今常受到“流氓软件”的困扰。这些软件打着“技术交流”、“经济实用”的幌子在网上供人下载,部分用户一旦安装后便身不由己了,要么总弹出 记者昨天在一个网络论坛上看到,有网民投诉安装了某下载加速软件后总弹出广告,并无法卸载。还有网民投诉安装了某文件夹加密软件,试用期过后所有资料都丢了,软件作者要收钱才给找回资料。北京瑞星公司反病毒专家告诉记者,从技术上讲,恶意广告软件、间谍软件、恶意共享软件等都处在合法商业软件和电脑病毒之间的灰色地带。它们既不属于正规商业软件,也不属于真正的病毒;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也会给用户带来种种干扰。市计算机病毒防范服务中心有关人士透露,目前这类软件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界定。 记者了解到,某些下载软件属于广告软件的范畴,但除了正常下载功能之外,它还监控用户的上网行为,强制弹出广告。间谍软件表面上提供一些实用功能,但会在后台收集用户的私人信息,提供给广告商以获取商业利益。恶意共享软件则会用锁定用户信息、加密用户文件等方式强迫注册。更有一些软件强制安装,无法卸载。 所谓的“流氓软件”往往会大量消耗系统资源,开设用户无法控制的网络端口,收集用户信息,对电脑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且“流氓软件”也给病毒分析和判定带来了困扰。由于分析方法的不同,这些软件在部分防毒软件的扫描中被认为是病毒,却能逃过另一些杀毒软件的“法眼”,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分析。 专家建议,网民不要浏览来历不明的网站,也不要点击网上一些不知道去向的链接。对有些软件弹出的窗口提示“是否要安装”,更得看清楚了。在一些网上热门论坛上,也不要随意下载自称“有用”的“自编软件”,也不要接收陌生人通过电子邮件传来的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