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网络难以抗拒 MPAA欲与BT化敌为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 12:00 太平洋电脑网 | ||||||||||||
作者:alyi 编者按:所谓“存在就是合理的”,无论演艺界和版权拥有者如何攻击它,BT风靡全球是的的确确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华盛顿邮报》昨天非常罕有地刊发了一篇专文讨论这个问题,标题竟然是"BitTorrent May Prove Too Good To Quash"(BT太优秀了,难以镇压)
在计算机世界,大多数的文件共享软件都非正人君子。是的,娱乐圈的人都憎恨它们,因为它们不经付费便可下载电影及音乐专辑。另外,这些软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对用户并不友好,它们常常不经提示地安装广告或者间谍软件。 BitTorrent则不同。这一免费开源软件既没有间谍内容,也没有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有纯粹的安装进程。尽管它可以很方便地下载电影及其它有版权保护的内容,但是它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合法地传播软件及娱乐内容。 这使得BitTorrent(www.bittorrent.com)不仅成为法律学者感兴趣的判例案件,同时它还有点成为点对点文件共享及传统下载合理结合的意味。它的茁壮成长让法律诉讼无可奈何,其高效率也吸引了商界的目光。 BitTorrent的网络效应是:在传播一个文件时,可用的资源数增长迅猛--而非以前的,受网站互联网连接数的限制。理论上而言,你应当能够利用到互联网的全部带宽。文件的初始发布者只需上传一次,随着每一个人都留意到它,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下载它,下载的速率将逐步提升。 对于一首3分钟的歌曲而言,它有点杀鸡用牛刀的味道。但是对于一部30分钟的连续剧,或者2个小时的电影而言,它是极其高效的。 因而,MPAA(美国电影协会)对它可谓恨之入骨。MPAA已经将一些跟踪站点告上了法庭,因为它们为用户提供了下载的种子。作为解决途径的一部分,它已经接管了一个类似的站点LokiTorrent.com,并让它于一个BBS上告诫用户们,他们都面临着法律的风险。 但是,华盛顿的说客们并不能控告BitTorrent的开发者--Bram Cohen,更不能拿个体的BitTorrent用户怎么样。 “这一技术既有好的,也有糟糕的应用。”MPAA技术及新媒体副总裁David Green说。MPAA取而代之,将注意力放在走歪道的电影提供者--“那些提供侵权内容的人们”,他如此称呼他们。 这一举动意味着MPAA及其它相关行业组织正从以前的完全打击策略转移。 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人员们可以说是第一批采纳BitTorrent以传播海量数据的人。像Red Hat公司已经开始提供其产品的BitTorrent下载。独立的音乐制作人也利用BitTorrent提供免费的试听版。 由于BitTorrent是开源软件,你还可以将它的代码集成到其它的程序中以实现同样的功能--或者完全不同的功能。比方说,一个Mac程序,可能名字为Goombah的软件利用了torrent的文件传播技术以分析你的iTunes音乐库,然后推荐其它的歌曲。 也许MPAA真可以如Green所说的,将BitTorrent电影下载赶到“互联网黑暗的角落”中去,但这一软件不可能消失。也许它还能如电影制片厂及唱片公司所愿的,成为在网络上传播它们产品的有效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