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你的机箱 双飞燕全新V-双12电源评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16:53 天极yesky | |
Oscar
主动PFC,双12V输出 电脑的发展,不仅仅是运算能力的提高,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对于电力供应能力更大的需求,以目前入门级的配置来讲,单单一颗Celeron D 330 都需要70多瓦的电力,如果再加上绘图处理器至少也要70~80瓦甚至还可能超过130瓦,更别说Dual Core,SLI或者Crossfire等需求了,因此一般的用户已经从过去的250瓦一路攀升到350瓦,而中阶以上的玩家,几乎是直接从500瓦起跳的,不过无论是何种用户在对电源功率要求的同时,电源的稳定性能绝对不能忽视。 这款双飞燕V- 双12高档机箱电源最大输出功率为400W,产品规格符合INTER公司最新提出的2.2版本电源规范。 为真正的双12V 输出,并且还能够为系统提供强大而且稳定的持续供电能力这就为电脑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
双飞燕V- 双 12电源采用主动式PFC设计,并且通过国家强制性的3C认证,其主动PFC设计可使功率转换因子高达0.99以上,而且还拥有工作频率振动小,噪音低,稳定性强的优点,因此在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过程中,就可以大大减少电流转换的损失以及电流回 流时所产生的杂波。给用户营造一个清静高效的供电环境。 X-Connect排线,多个专用电源插孔 该电源提供X-connect电源线来连接,线材部分为了保持纯净的电源在每一条线材上均做了金属线材交错包覆处理,可有效减少线材间彼此的干扰。同时由于电源线采用UV材质,所以如果使用者的机壳内安装了UV灯管,就可以看到这些线材反射出淡淡的冷光,视觉效果非同一般。 双飞燕V-双12电源采用多个专用电源插孔,提供了一个主要的20-Pin接头,五组大4-Pin接头,一个4-Pin 12(P4)接头,一个6-Pin AUX(Xeon)电源接头等. 同时配备的电源线材也是非常齐全,八条X-Connect线材总共可以提供六组大4-PIN电源,两组SATA 电源,一组软盘机电源,一组AUX电源以及主板需要的24-PIN和4-PIN 12V各一组,线材长度平均约为45公分长,,部分Y型线材也达到了55公分。大大满足了DIY用户的需要。 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双飞燕V-双12电源与普通电源的区别,一般的电源连接线都是固定在电源上,而这款电源则是采用多个电源插孔设计,将线材和电源主体完全分离,这样用户就更加容易打理电源线。比如有些多余的线材或者过长的电源线散落在机壳内部,用户就可以自由调配电源线,尽量避免内部电源线材杂乱或者闲置的现象产生,这一巧妙设计不仅使机箱内部看起来更加整洁,有序。而且也使机箱内部的散热系统更加通畅,从而就起到了良好的散热作用。 双风扇设计方案
双飞燕V-双12电源采用双风扇设计方案,产品顶部的风扇与尾部的风扇完美结合,再加上系统散热模式的辅佐即可把电源所产生的废热迅速带出去。从而达到更加的散热效果。 电源实测(一) 我们选用的是AMD Athlon(tm)64 FX-60 Dual Core处理器,ASUS(A8R32-MVP Deluxe)主板,再加上电脑内部的其他配件,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电源的功率。其中上图为机箱内温度变化曲线图,该温度的高低以及波动幅度也会影响到超频的稳定性。 上图为CPU温度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CPU的开始运行的最低温度为38.2摄氏度,而最高温度为59摄氏度在此,得益于可插拔电源线材提供的优良散热空间以及双风扇的散热能力,在测试30分钟后CPU温度恢复到41摄氏度。几乎恢复到测试前的待机温度。 上图为CPU核心电压的曲线图表,若波动太大说明了主板或者电源的供电并不稳定,而从上图可以得知电压在1.36V~1.38V之间波动,可见电源供电状况比较稳定。 电源实测(二) 上三图分别为3.3V,5V,12V的电压输出曲线图,其中蓝色的为对比曲线,当然曲线的波动幅度越小越好。在3.3V的电压输出表中,输出范围为3.29V~3.31V之间,输出范围正常,而在 5V的电压输出表中,输出范围是4.92V~4.95V,表现有点欠缺。 在12V的电压输出表中,输出范围为12.1V~12.18V之间,属于正常输出现象。可见无论是对系统稳定性测试,还是系统温度测试以及电源输出部分的测试,该电源的众多优势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这款双飞燕V-双12电源以更加专业的技术,完美的解决了线材杂乱,散热不畅等问题,并且以稳定的双12V输出性能和内部严谨的做工在同级别产品中脱颖而出,如果产品定价比较合理,相信该电源会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不过对于高端用户而言。就请期待双飞燕更高规格的产品出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