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硬件 > 正文

单核已经是过去,双核才是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14:13 eNet硅谷动力
作者:xiyao
  1,对于英特尔处理器的亲身追随

  记得2002年的时候,我花了5000多元,为自己攒下了第一台电脑,这是一台以AMD公司BARTON2500+处理器为核心的配置,虽然让我在各类主流游戏中得心应手,但它的散热风扇让我饱受了噪音之苦。AMD巴顿处理器的高功耗、高热量是当时公认的诟病。于是在2003年,我把电脑升级到了P4 2.4B,从此步入静谧的时空。

  首先,我惊诧于处理器的低温,通常都是在40度左右,即使面对helix producer软件进行的视频压缩,也能保持在55度左右。而在这炎炎的夏季,BARTON通常就是在60度以上。

  更为强烈的感受是,当我在进行视频压缩时――大家应该知道这是非常消耗资源的工作,浏览网页、聊着QQ、观看电影,仍然游刃有余。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再次升级了电脑,这一次仍然采用英特尔平台,使用了P4 506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在一款普通的富士康散热器的作用下,温度通常控制在40度左右,我仍然享受到了极低的噪音。――安静的工作环境,我想这是每一位电脑爱好者追求的目标:)

  2,对于超线程技术的理解

  正当我窃喜于英特尔强大的奔腾处理器时,高手告诉我,你这些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多任务本来就是英特尔的强项,你可以试试P4 2.8C或2.8E处理器,它会让你的视频压缩显得格外的轻松!特别是prescott核心的P4 E系列,不光拥有强悍的超频性能,而且拥有多任务工作的法宝――那就是超线程技术。

  原来,所谓的超线程技术,就是把一颗CPU从逻辑上乘了一个“2”,当开启多任务工作时,从理论上,超线程技术就能发挥“2颗”CPU的功效,这样就提供了一种比较高效的、用以解决多任务工作的方案。

  但是,逻辑上的双核心毕竟是一种虚拟状态的技术方案,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克服prescott超长流水线引发的数据管道闲置的问题,这种缺乏物质基础的技术,只能提供理论上的优势,在实用上却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3,对于双核心的向往

  当时光进入2006年,英特尔终于推出了实物性的双核处理器,现在P4D突破了逻辑上的“X2”,实现了物理上的“1+1”!这在早几年真是难以想像的!同一个任务,一个人来做,肯定不如二个人同时做来得效率高。这就是双核处理器的通俗理解。当然了,高效的前提是二人经过了协调分工,要不然互相扯皮效率反而就下降了。

  英特尔采用了“共享式缓存设计”,就是说,二级缓存的数据可以被任何一个核心访问,当二级缓存数据更新后,两个核心并不需要作同步的工作,数据同步化的工作量相对就减少了;而且,任何一个核心可以根据任务量的多少,决定占用多少二级缓存资源,这样资源的利用率相对就提高很多。假如能关闭双核中的一核,那么另一个工作的核心就能独享全部的二级缓存。

  当然了,英特尔在双核上应用的技术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在core duo中还应用了SBR技术(共享资料调度器),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多写了。

  正是在上述指导思想下,PD8XX、PD9XX诞生了.当然,PD9XX相比PD8XX,架构上无异,只不过采用了65nm的工艺,提高了二级缓存的容量。现在PD805只需要900多元,就能让我们享受到双核、多任务工作的乐趣!

  关于双核与单核的性能较量,网上已有大量的评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大量的事实证明,物理上的双核心,比起逻辑上的双核心,性能的提升是全面的、压倒性的--这就是双核的王道所在!而且,可以明确地说,多核心就是将来台式处理器发展的趋势!

  4,对双核处理器的一些期望

  现实中也有不少朋友用上了PD805和PD820,不过以开机50度左右的温度,满载108W的功耗,迫使用户必须注意散热的方案。假如采用38度机箱,我建议增添1-2只机箱风扇(最好是12CM静音型的)。

  一个良好的环境温度,不光能延长各个硬件的寿命、还能避免高分贝的噪音,这样对于使用者的身心也是莫大的安慰!

  而本人,正在期待65nm工艺PD9XX降价,我相信他的温度将大为改善,我也已经准备一只coolermaster机箱,虚位以待。升级的准备我已经做好了,升级――――我只选择英特尔双核!!! 

爱问(iAsk.com)



硬件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