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芯一个冷静空间 暑期38度机箱完全导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9:03 天极yesky | |
文/龙龙 炎炎夏日到来,大家是否已为爱机准备好了"防暑降温"的"良药"呢?随着CPU、显卡等发热大户工作频率的提高,被大家一味追求性能分数双高的主机早已对此不堪重负,其内部的热量也是与日俱增。此时,如果有一款散热效果优异的机箱就显得十分重要。在Intel的推动下,“38度”机箱在市场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当前酷暑难耐的时节形成了遥相呼应的局面,一夜之间已占据主流地位。 何谓38度机箱? 早在两年以前,“38度机箱”这个名词就出现了。但在用户心中,这个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38度机箱有什么神奇之处? 2003年,Intel为了保证自家CPU的温度能被控制在一个稳定工作的范围内,提出了一个新的机箱散热规范CAG(Chassis Air Guide),它针对Prescott核心的P4处理器。应该规范旨在提高机箱内各部件的散热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35度室温下,要求机箱的整体散热能力必须保证处理器上方20mm的测试区域平均空气温度保持在38度左右或者更低。 于是各个厂商便在Intel CAG1.1标准的指导下对原机箱结构进行了改造,保证CPU附近温度在38度左右。由于CAG1.1规范机箱较以前的CAG1.0规范机箱具备更佳的散热效果,因此也被各厂商通俗称之为38度机箱。 正确理解38度机箱 前面说到,38度机箱主要依照标准来自Intel CAG1.1规范。但实际上,38度机箱这个名词却不是Intel的,Intel没有对38度机箱下过任何定义,取而代之的是以CAG1.1规范和TAC1.1认证来说明。我们通常所说的38度机箱指的是符合Intel提出的TAC1.1认证的机箱。 但不少机箱厂商却片面地强调38度概念,以38度这个敏感的字眼作为卖点,而机箱本身却不一定完全符合Intel的CAG1.1规范,也没有通过TAC1.1认证。要了解38度机箱,还得从CAG1.1规范和TAC1.1认证开始认识。 1.了解CAG规范 CAG规范(Chassis Air Guide,散热风道设计),从上文得知,其实该规范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它是早已存在的,为什么以前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呢?主要是因为以前CPU的发热量并不大,所以作为机箱散热的规范也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合理的风道设计 就散热这一项功能来看,机箱从中扮演的角色是将散热器释放到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带走。因此,就要采取某些措施将箱外的冷气吸入、热气排出,尽量让箱内的气温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这就是机箱散热的本质。这需要什么手段才能实现一定的散热效果呢?这里面又有哪些奥秘呢? 要想解决机箱内散热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强制空气流动,也就是要用到风扇。几乎所有的机箱都采用风扇进行强制对流来达到散热的目的。比如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机箱背部安装一个向外抽气的风扇,能有效降低机箱内的温度。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安装的风扇越多散热效果就越好,同时还必须注意气流的方向要一致,于是风道设计的概念就被引入到机箱之中。在Intel的CAG规范中就有机箱整体风道设计图样。
从上图可以看到,Intel推荐的机箱风道结构为“前进后出+侧吹”式。在机箱前面板下部有一个进风的风扇,从机箱下方的开口出吸风,机箱背部的风扇再将热气吹出,形成一个贯穿机箱主体的风道;同时在侧板上还有一个通风气槽是专门为CPU服务,可以让CPU散热器直接获得机箱外的冷空气。 在Intel CAG标准中,对侧板的CPU专用风道也有设计要求。 由于能直接将外部冷空气导入进散热器上方,因此对于CPU散热非常有效。也就是因为这个通道,才能保证CPU散热器上方一厘米处的温度不超过38度。但是,仅增加这个通道对显卡散热无法起到作用,因此Intel在CAG 1.1版中又要求在机箱侧板的中下部开通气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