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夏普不要殃及台湾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11:01 ChinaByte | ||
夏普、索尼、三星、LG的液晶电视都在使用台湾屏,由于夏普的尾巴被媒体揪住了,所以就充当了一个领头的替罪羊。舆论的靶子射向夏普,那也是活该,因为夏普的手脚确实不干净,既然是台湾屏,又不说明,还宣扬什么“全球100%使用自产高端屏”、“100%自产屏”,不是欺诈又是什么? 关于夏普屏与台湾屏的区别,以及两者为何不能混淆,专家已有令人信服的分析, 透过这一事件,笔者想到的是更深一层的问题,在IT市场上,日韩与我国台湾产品的竞争相当激烈,台湾产品最终往往是以价格取胜,逼得日韩产品进退维谷。 从软盘到光盘,从内存到笔记本,几乎都在重复着同一条轨迹:在台湾厂商的价格竞争下,日韩厂商迫于成本压力,逐渐丢失国内和国际市场,最终不是退出,就是选择代工。 夏普等日韩 液晶电视采用台湾屏,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表面上的理由是,自产液晶屏供不应求,实际上则是台湾屏的竞争力在提升。日韩产品采用台湾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利润率也就大大提高了。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分钱一分货,认货买货,花什么样的代价,买什么样品质的产品,都是心甘情愿的。比如,即使厂商标明台湾屏,也不会没有人买,至少可以省1000元人民币,图便宜买巧货,大有人在,也是国内普遍存在的消费者心理。同是37英寸的 液晶电视,夏普的25000元,而海信的只要8300元,夏普的售价比国产的高出三倍多,海信的同样也买得不错啊。高中低档产品,各有买主。事实上,相当比例的消费者并不清楚,自产屏与代用屏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日韩厂商偷换概念,显然是故意利用消费者的“无知”,以假乱真。有的媒体指出,“台湾屏的使用寿命要比夏普原装进口屏使用寿命至少短1万小时”,如此一算,台湾屏要提前3年报废。对于台湾屏来说,只这一句,便足以构成致命性的打击,这对台湾屏是很不公道的。 在我国, 高清电视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中国(包括台湾)、日本、韩国三方交战,鼎足之势已经形成。为了抢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外商在控制成本上狠下功夫,除采用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外,纷纷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就地加工,有效压缩成本。与日韩厂商相比,我国台湾厂商的液晶面板具有价格优势。这里,笔者所要提醒的是,媒体不要顾此失彼,在批评夏普涉嫌欺诈的时候,给台湾屏抹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通过这件事,一般消费者可能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台湾屏不好,买台湾屏的液晶电视吃了亏。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台湾屏都是达到国家标准的,否则也不会被日韩厂商广泛采用。其实,台湾屏虽然不如日韩屏,但性价比很高。所以,质量过关,价格低廉,已经拥有相当大的市场。 夏普不能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有权利知道,自己花了钱买的是什么货。但是,媒体在谴责夏普的时候,也应当给台湾屏以公正而客观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