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类似,数码相机市场也存在着“售前很丰满,售后很骨感”的种种问题。而由于其产品本身的特点和中国市场品牌结构的独特性,在产品售后维修服务方面也呈现出独特的一面。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经过用户调查总结出当前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产品售后维修方面的七大问题,您是否也曾经遇到过?
维修点不好找
数码相机坏了,第一反应肯定是找人修理,而事实上想要找一个信得过的、收费合理的维修点并非易事,尤其是在二三级城市或农村地区。
(图)通过何种渠道解决数码相机质量问题
基本上想要维修数码相机只有三个选择:官方维修点、自营维修点和出售数码相机的卖家。从ZDC调查数据上来看,出了问题通过官方维修点解决的用户占到 39.4%,自营维修点解决的占到1/4。官方维修站目前是解决数码相机质量问题的最主要途径,但是问题是,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有到官方维修站维修的条 件。
(图)多数数码相机品牌仅在少数城市有维修站
目前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的主流品牌几乎全部为国外品牌,这些品牌在中国设立售后服务网点等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就算是佳能、索尼这样在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主流品牌,官方售后维修网点也仅能覆盖各省省会及少数人口密集的城市;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售后网点也不过寥寥几家。而如富士、松下等品牌的官方售后维修网点甚至不能保证每个省会都有覆盖。有一些在中国投资较少、发展时间较短的品牌,则仅在北上广等城市设立少数维修服务站。
本次调查中也有不少用户表示,需要到隔壁城市、到省会去维修数码相机,舟车劳顿、费时费力。但如果不找官方维修点,而是到自营维修点进行维修,则多数面对 着不透明的收费、旷日持久的维修过程等等问题。找到卖家解决问题的更是少数,卖家也多数将维修进行外包,问题同样多多。
二、维修手续繁琐
就算找到了令人放心的维修点,但是接下来的过程恐怕也不会那么顺利。本次调查中也有多位用户表示:售后手续太繁琐,太复杂。
首先,维修也需要提供一系列手续,本次调查中就有消费者提出:“由于购机发票丢失,商家不肯维修,即使有行货的质保书也不同意维修。”其次,一旦数码相机 出了问题,无论是否在保,首先都需要对数码相机的故障进行界定,判断是人为损坏还是数码相机本身的质量问题。而这一环节也常常是最令人头痛的。商家、维修 点、厂商客服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也并不罕见。本次调查中也有用户反映出现反复维修问题也没有解决等情况。
如果本地没有维修点,那么维修手续则更加繁琐,多数厂家规定即使在保修期内,产品的邮寄、运送等费用并不是免费的。长途电话沟通加上产品的邮寄等,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