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多多 当心陷入相机维修陷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10:23 深圳晚报 | |
当心陷入相机维修陷阱 消委会建议市民到特约维修点维修 本报记者袁江斌通讯员张惠东报道记者昨日从福田区消委会了解到,由于普通消费者对数码相机的构造等方面不是很了解,一些相机的销售商、维修商在进行售后维修时屡屡 多收费或乱收费,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今年初,消费者宋小姐的一款EPSN8502型数码相机的镜头盖关不上,无反应,宋小姐就找到了某相机维修中心。该中心通知宋小姐是“电源极”坏了,要320元修理费。宋小姐第二天去取时,用自己的充电电池拍了一张,发现又出现了原来的故障。维修店员工马上用他们的导线接上电源,问题却解决了。其后宋小姐咨询了一些懂电器的师傅,师傅们都认为相机故障是电池没电造成,宋小姐肯定被骗了。 日前宋小姐就此投诉到消委会。在调解时,双方都阐述了自己的理由,维修店坚决否认相机故障是没电造成的。在无法取证的前提下,消委会只能咨询爱普森售后服务部,售后服务部的意见是在保修期内维修这类故障不收费,过了保修期收200元,包括检测费在内。经调解,维修店同意退还100元。 另一位刘先生去年10月在大型电器店购买了一台 数码相机,今年3月相机出现故障,于是送回电器店维修。4月份,刘先生接到维修站电话,对方称检测要收费70元,检测后不管修不修都要交70元检测费。由于刘先生没听清楚对方的报价,就同意让他们维修。后来因为这70元检测费,刘先生投诉到消委会,认为在保修期内不应该收费。调解时,该相机品牌的广州总部也过来了人,解释称保修期内收检测费,是凭当时外观判断刘先生的相机有人为摔坏的原因。据消委会方面介绍,目前数码相机维修收费标准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由特约维修点自己制定,报送维修协会备案,没有专门职能部门管理,存在较大漏洞;有了故障是否维修,双方都是凭口头协议,一旦出现纠纷,处理起来也较麻烦。消委会建议消费者还是尽量到正规电器店购买此类产品,并到特约维修点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