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宇航局发布的消息称,旅行者1号已确认飞出太阳系,正式进入星际空间。[详细]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了一张由超长基线阵列(VLBA)获取的一张旅行者1号无线电信号图像,旅行者1号呈蓝色的斑点状。[详细]
旅行者1号在2012年8月25日就进入了星际空间。这一结论是基于2012年8月25日观察到的带电粒子变化,以及2013年4月到5月获得的磁场数据和新的等离子体数据而得出的。太阳圈(太阳风吹入星际物质空间中造成的气泡)内外的带电粒子于2012年8月25日出现了永久性的改变。
旅行者科学团队预计会出现的几个关键变化都出现了,如高能粒子的变化,以及等离子体密度的显著变化。旅行者1号在2013年4月所探测到的等离子体密度很大,比旅行者2号同一时间在太阳圈外层探测到的等离子体密度大40倍。这种差别非常显著。
旅行者1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环境,超出了太阳释放的等离子体(太阳风)的范围,进入到星际空间等离子体的怀抱。但目前旅行者1号仍能探测到部分太阳磁场和带电粒子效应,即还能感受到太阳的影响。
旅行者1号2012年8月25日刚进入星际空间时,距离太阳183亿公里,距离地球182亿公里;目前距离太阳和地球大约有190亿公里(2013年9月9日的数据)。
旅行者1号是距离人类最远的人造物体。人类之前还从未进入过星际空间。它代表了历史上的首次壮举,与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1962年水手2号第一次飞掠过金星(人类第一次成功接近其他行星),以及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上月球等历史事件相比都毫不逊色。
旅行者1号和2号上面的磁场和粒子探测设备还能工作到2020年。在旅行者1号的扫描平台上,只有紫外线探测设备还在反馈数据,2014年该设备将被关闭,为其他设备保留电力。到2020年,由于电能有限,旅行者号的引擎将开始逐一关闭磁场和粒子设备。科学家预计,最后一个科学设备将工作到2025年。
旅行者1号正以每年3.5天文单位(AU,1AU相当于地月平均距离149597870700米)速度离开太阳系,离开太阳系后将向着蛇夫座的方向飞去。到公元40272年,旅行者1号将到达距离小熊座一颗模糊恒星1.7光年的地方。
尽管旅行者2号最先发射,但还没有接近过星际空间。从等离子体设备探测结果得知,旅行者2号还处在太阳圈内。旅行者1号方向更向北,旅行者2号更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