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科技博客宽频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新闻搜索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航天专家支五招增强中国进入空间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 09:07 中国新闻网
科技时代_航天专家支五招增强中国进入空间能力
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一月十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委员会将担负起中国航天智囊团的重任,为中国航天发展的决策把关、顶层设计等提供战略咨询。这一智囊团由中国十二位权威航天专家领衔组成,成员包括十位中国两院院士王礼恒、庄逢甘、梁思礼、陆元九、崔国良、张履谦、龙乐豪、戚发轫、刘兴洲、钟山和郭宝柱、沈辛荪两位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王礼恒出任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副主任王小军研究员二十二日下午在此间“中国空间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工程科技论坛上说,中国航天运输系统未来的发展,应该从改进现役“长征”火箭、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五个发展方向上,增强进入空间的能力。

  王小军称,当前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能力转型阶段,下一代航天运输系
统明确提出要具备经济可靠地进入空间、通过空间和空间返回的能力。根据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现状,他提出增强中国进入空间能力的五个发展方向:

  ——改进现役“长征”

火箭,提高可靠性和适应能力、降低成本、满足国内外近期发射任务需求。

  ——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新一代运载火箭通过模块化组合,形成系列,具备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等特点。

  ——快速机动进入空间能力。根据不同任务需要,航天运输系统应该具备应急机动快速发射小型有效载荷的能力,包括空射运载火箭、固体机动发射运载火箭等。

  ——载人登月及深空运输技术。中国月球探测应以

机器人为主,但也要具备载人登月的条件,为支持未来可能的载人登月计划,有必要研制重型运载火箭,也可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基础上,开展运载火箭在轨组装技术研究。

  ——探索重复使用运载技术。“

十一五”期间力争突破关键技术,具备演示飞行条件,“十二五”期间开展飞行演示,对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在突破轻质材料和先进推进技术之后,最终研制单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

  王小军认为,中国当前最紧迫的是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和快速机动发射的小型运载火箭,使航天运输系统具备无毒无污染和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同时,为满足未来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等任务需求,需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在轨组装发射技术、轨道转移运输飞行器、重复使用运载器等关键技术研究。(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