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解读人脑电波 科技实现心想事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16:11 北京晚报 | ||
本报讯 (记者 李莉) 戴上特制的电极帽子,就能通过想象控制电脑里的小狗按自己的想法运动,进行足球对抗赛;盯着按不同频率闪烁的放大的数字键盘,在心中读出键盘上的数字,就能将脑电波传入电脑,通过电脑完成电话拨号。昨天,清华大学进行了一场神奇的“脑-机接口”系统演示。 “脑-机接口”系统是神经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学科交叉的一项创新成果。负责该项 这项研究最初的想法是帮助那些丧失了运动能力但大脑功能正常的残疾人,让他们通过这样的系统用自己的思维直接操控轮椅、假肢,甚至使用计算机。目前这一研究已经成为新兴交叉学科——神经工程的核心研究领域,它极大推动了人们对于人脑思维能力的认识和利用。这项技术不仅在残疾人康复,在军事、人工智能、娱乐等方面的应用也初见端倪。 清华大学医学院神经工程研究所的这个研究小组在处理和解读神经信号方面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研究所负责人高上凯教授告诉记者,1999年他们在国际上较早研制成功了解读视觉脑区信号的“脑-机接口”系统,并创造了每分钟60比特的最高通讯速度,即每分钟可以用脑电波向计算机中输入18个数字,可以在一分钟内用脑电波轻松拨出一个手机号码。而国际上同类系统的速度一般在25比特左右。经过改造,这样的系统也可以用来浏览网页,操控家电等,帮助人类实现“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