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乾隆龙袍修补之后重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08:23 北京娱乐信报 | ||||||||||
-守护者口述(九) 咱北京的文物修复 新首博是我国拥有国宝级文物较多的博物馆之一,目前拥有藏品10余万件套。在新首博正式亮相前,首博特组织专业人员对数千件藏品进行修复、保护、清理和清洗工作,使众多的国宝级文物重获新生,公众得以一睹国宝真容。
在这些宝贝中,清乾隆年间的“缂金十二章龙袍”是首博馆藏的传世精品之一。由于破损的地方较多,修复要求高,远非一般作品的修补可比。为此,首博特从苏州请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金山。经过修补后的龙袍现已陈列展示,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重新展示它昔日的威风。 讲述者:张国英 “缂金十二章龙袍”修复项目组织者。 一个月治好龙袍400余处“伤” 修复前5天 龙袍找到400余处破损 清乾隆年间的“缂金十二章龙袍”是首都博物馆馆藏的传世品。这件龙袍用四种颜色的金线织成,上有龙、蝙蝠、灵芝云、十二章、海水江崖、立水八宝等多种纹样,在制作过程中还运用了结、掼、勾等多种缂丝技法。 由于历经200多年,龙袍多处部位或断金缺位,或已开裂,在经常折叠的部位,严重破损处直径达3厘米多。在修复的前5天,修复小组共找到400余处破损。 缂丝工艺复杂,当时能熟练掌握此项工艺的人寥寥无几。于是,首博方面请来了苏州的缂丝艺术专家王金山先生主持。 2004年10月 三天配齐四色金银线 2004年10月,王金山带领3名技师赶赴北京。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材料:龙袍是用金银线织造,真丝花线在龙袍上用得很少,而且金线又分淡、中、深三色,加上银线,共有四色。这在历代封建帝王龙袍中实为罕见,也给修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光是寻找合适的材料就整整用了3天时间。 缂金龙袍由于年代久远显得陈旧古朴,而其破损部位的修补只能用现代原材料进行添补。王金山带来了几十种金银线,通过无数次试制和加工,采取新老相夹相镶相压的方法,才使新线与原作隐隐约约混同一体。 修复期间 两臂腾空工作一个月 龙袍年代久远、十分脆裂,经不起紧绷,且只能在龙袍表面走针引线。因此,王金山和技师们在工作时既要在龙袍上穿针引线,身体又不能压在龙袍表面,几乎采取的是两臂腾空,半倾的姿势进行修复。这种姿势工作时间一长,就会腰酸背痛。 另外,每根丝线只有0.2-0.3毫米粗细,与人的头发丝差不多,无论是穿针还是修补,技师们都要眯上眼睛,盯紧目标。 当时王金山已经65岁,他带来的技师平均年龄也都偏大,在这一个月的修复过程中,大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艰辛。 在王金山的带领下,技师们两臂腾空,用半倾的姿势进行了一个月的修复。 修复后 专家验收时评价很高 修复后的龙袍,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经首都博物馆领导和主管部门各方专家验收合格并给予高度评价。 比如,当时轮廓线在龙袍中损坏断缺甚多,影响了龙袍纹样的完整优美。修补时,王金山等人首先选用相同规格、相同色泽的真丝线,然后运用缂丝勾梭法进行勾勒,而不是打结连接,使轮廓线力臻完美。 可以说,清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的成功修复,为我们修复国家级缂丝珍品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开拓了今后缂丝修复工作的广阔前景。 -文保进行时 首博馆藏文物继续修复 在宽阔的首博大厅内,在现代化的建筑里,数百年前乃至数千年前的文物似乎在与今天的我们做着心灵的沟通。每每面对国宝,游客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发出感叹的声音。 为了能让参观者领略北京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古都的神韵,首博在开展前利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对文物进行了大规模修复,修复种类主要为青铜器、陶瓷、纺织品、书画等,很多深藏馆中的文物都恢复了昔日风采,如西周时期的双耳蝉纹盘、辽代的银底鎏金覆面、北京老山汉墓出土的丝织品、元代磁州窑出的龙凤罐……目前,首博还在对其他馆藏文物继续进行修复。 首博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刘树林认为,提高博物馆文物修复和保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合理引进人才,是发展首博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首博文保中心当前的主要工作。“首博文物保护中心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工作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单一的。应紧紧围绕文物事业的发展,开展一些文物修复和保护的科学研究,以适应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讲述者档案:张国英 首都博物馆技术部纺织品组负责人,作为组织者,2004年对“缂金十二章龙袍”进行了为期约两个月修复工作。
【相关链接】 再裱《文杏图》 创作于清代的西林春《文杏图》是收藏在首博的国家一级文物。西林春被人们颂为“词后”,但她的画作存世极少,极为珍贵。首博修复人员楼朋竹介绍说,与她以前修复的作品相比,它的破损程度不是最严重的,但难度却最大,因为这幅画有很多特殊之处。 原因是这幅画的绫边全是名人题字,修复时要把揭下来的画心再纹丝不动地与原绫边装裱到一起。怕绫子的丝边跑丝,楼朋竹和同事先把每根丝涂抹上浆糊固定,用宣纸托好。 重拼“青花壶” 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窖藏出土了一件元青花壶,但出土时已碎成一堆瓷片。受当时条件限制,青花壶出土后仅是简单的用石膏黏合起来,缺失的部分就用蓝色颜料补上,修补得极为粗糙,几乎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在后来的修复中,工作人员首先将其一片片重新拆开,用树脂材料进行黏合,然后选用与原物青花颜色接近的矿物颜料重新描绘缺失部分的图案,画出来的结果与原物几乎一样。 信报记者 赵明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