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世界图书日院士与公众面对面谈读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4:27 科技日报

  记者刘恕赵雪

  本报讯 伴着舒缓悠长的音乐,品着沁人心脾的清茶,坐在黑色沉稳的沙发里,翻着几案上散发着墨香的书籍,这分明就是自家的书房。几位老院士坐拥其间侃侃而谈,布满皱纹的脸上荡漾着安详的微笑,眼睛焕发着光彩,在场的听众真切地感受到,他们被读书所带来的幸福感包围着。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日”,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院士和著名药理学家秦伯益院士与广大读书爱好者相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面对面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此次活动是中科院国家科学

图书馆与科学时报联合举办的“科学人生有书相伴———走进‘院士书房’系列活动”内容之一。在这个现场营造的“模拟”书房里,他们各自谈起了自己的书房。叶笃正的书房在别人眼里是“凌乱不堪”。“乱有乱的章法,别人看来无从下手,我却随时可以找到所需的书。”耄耋老人叶笃正笑着说。这位老人曾经在抗 日期间,即使扔掉其他行李,也要一直背着《气象学》、《物理学》两本书。

  秦伯益院士爱书达到了“手上不能无书”的地步,现有藏书5000多册,他的书房更像是“书城”:五个书柜顶天立地一字排开,每一格都码放两三层书,后面一层垫高5厘米,露出书脊,便于查找。“专业上我仅保留工具书和少量经典著作,非专业的文学、历史、典籍,反倒经久耐看,值得收藏。”

  谢家麟院士的书房里藏书不多,尽是些活页夹和牛皮纸袋。他采取缩小阅读领域,保持阅读深度的办法,把一本论文集中最好的文章复印下来,这样一本厚书变成了薄薄几页纸,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大大增加了书柜的有限空间。“把一屋子书压缩在一张光盘里,最终实现个人拥有图书馆的梦想”是谢老对未来书房的勾画。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叶笃正院士通过读书、写书悟出的道理。他认为,读书要常带批判和挑剔的眼光,信又不信,不被书牵着鼻子走。秦伯益院士对此表示认同,他说“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即看书时要“无我”,不要先入为主,写书、做研究时要“以我为主”。“读专业文献是创新研究的基础,读闲书则可以扩大视野,了解人生。”谢家麟院士特别强调“学以致用”,读书要为国为民做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