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约》专访吴阶平:给周总理作保健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21:29 BTV-《世纪之约》 | ||||||||||
《世纪之约》主持人曾涛采访吴阶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世纪之约》2006年2月26日 70年代初,周恩来在与邓小平的一次长谈中,向邓小平特别提到“健康问题可找吴氏兄弟”。作为周恩来医疗保健组的组长,又是周总理最信任的医生,吴阶平曾经担负周恩来晚年疾病的治疗工作。
总理在(膀胱癌)晚期,忽然得一个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普通话叫缠腰龙,而总理得的是头部神经的这个病,那就很痛苦的。那时候不论是国外寄来的药品,还是民间的什么,我们都拿来,还成立了专门的组去验证,看究竟哪个可以给总理用,哪个不可以给总理用。 可就是没能够把总理抢救过来,虽然我们大家都努力了。这总觉得是非常不幸的事。 周恩来去世前,最后一句话是跟我说的 总理临终时候最后一句话是跟我说的。那时可以说是回光返照,脑子已经不清楚了。他就叫我,他说,吴大夫,他一直叫我吴大夫,你去吧,我这儿没什么事,需要你的人很多。就在那种时候他想的还是别人。听到那句话,我直掉眼泪…… 在总理身边的日子 我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二十多年,周总理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他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没办法讲清楚,很大很大。他的认真,他的细致,一丝不苟,什么问题都很清楚。连那时候一毛钱喝一杯茶,别的领导,领导人喝那一杯茶还要钱,他都要付钱的。总理他哪个是公家要办的事,哪个是他自己私自办的事,他分得很清楚。而且他想问题也深得多,我们没法想,他对我是可以说是专门教育,给我特别的关爱。 毛主席那时候总是要很晚才开会,很晚很晚,等到十一二点会才开完。开完会后我就陪周总理散散步,在人大会堂里头,散散步,就想办法说点事,使他的脑子离开了他繁忙的国务,国家的事情,世界的事情。总理这一辈子为国家、为人民太操劳了。 总理的嘱托 总理在65年的时候,就在一个万人大会上提到青春期教育问题。他说女孩子来月经就不好讲出口,连“例假”都不愿意说出口,就是两个字,“倒霉”,“我又倒霉了”,那就是说例假来了。总理说这怎么行呀,于是就找我去,说要给他们普及这个常识,给他们写小册子。小册子是讲青春期,要有线条图。我就去组织写了,弄出这个书来。总理看了说可以,就叫他们发给学校。发给学校以后,周总理说你去看看效果怎么样。我去学校一看,教师把书上的两页撒掉了。我说怎么撒掉了,他说不行呀,那时候男孩子调皮,就拿着那个图指着女孩子嘿嘿这么一来,那个女孩子就说别耍流氓,这么一弄老师没办法,干脆把它撒掉了。后来总理就又叫我去,要把这问题很好地解决一下。 我跟总理汇报说,我觉得青春期教育非常重要,但是整天说这个就烦了。总理说,你是烦了,可是每个人他都是第一次呀。你说了十次,可那是十个不同的人啊。二十次是二十个不同的人。这是你的任务,不是说你烦不烦的问题。根据总理的嘱托,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在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努力。 (文/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 李妍) 吴阶平介绍 吴阶平,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之一。1917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36年进入协和医学院学习。1947年留学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师从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哈金斯教授。 回国后吴阶平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外科副教授、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北京第二医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在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男性绝育和肾上腺髓质增生三方面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泌尿外科界的地位。当年只有30多岁的吴阶平已经被公认为中国第一流的泌尿外科专家。 从50年代起,吴阶平曾多次担任中国医疗队队长,出国为外国首脑治病。他的高超医术赢得了国外友人的赞誉。 1965年以后吴阶平承担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医疗保健工作,成为周恩来总理医疗保健组组长,参加了对周恩来晚期疾病的治疗工作。1976年吴阶平又成为毛泽东遗体保护小组成员,圆满地完成了遗体保护工作。 1980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1984年任中华医学会会长。1986年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 1993年起连任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