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专题 > 正文

大连晚报南极前方报道:元旦假日里的中山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17:48 大连晚报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中国南极中山站电

  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中国人而言,送走成绩辉煌的2005,迎来充满憧憬和希望的2006,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情。在祖国和家乡沉浸在一片欢腾祥和的气氛中时,在中山站,在地球最南端这片祖国延伸的“国土”上,考察队员在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新年。即使是2006年的第一天,他们也没有休息,仍然在紧张地进行着各项考察工作。新年首日,深入南极内陆
的格罗夫考察分队也顺利抵达了第一个工作地,并猎取到了第一块陨石。中国第4次格罗夫计划正在顺利开展进行中。

  -举杯送走2005,欢迎2006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科考队领导在12月31日晚上安排了一次简单但隆重的新年聚餐。中山站的大餐厅里,拉花和气球早早地被悬挂了一屋子,把考察站装点的颇有节日气氛。

  在聚餐会上,副领队杨惠根和中山站新老站长董利叶加平分别致辞。21次越冬队队长,中山站前任站长叶加平动情地说,21次越冬队的弟兄们一起在南极全程度过了2005年,他为所有越冬队员感到自豪。同时,叶站长还代表已经离家500多天的越冬队员们祝愿新战友工作顺利,安全圆满地度过越冬期,并祝愿队员们的家人在国内过得幸福”。一番话下来,叶站长热泪盈眶,不少在座的队员也是潸然泪下。在杨副领队的提议下,全体队员高举酒杯,面向北方向家乡和祖国问好。聚餐后,餐厅里还利用简易卡拉OK举办了一场歌咏比赛。中山时间晚上9时,北京时间已是2006年1月1日零时,还留在餐厅里的科考队员们齐声欢呼“再见!2005!你好!2006!”,共同迎接全新一年的到来。

  -工作中的新年第一天

  当南半球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刚刚落下两分钟又再次跃起,中山站迎来了2006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中山站一切依旧,各项常规工作和科考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一大早,两架直升飞机就起落不停,像平日一样搭载着科学家们飞向各个考察地点,几个常规观测平台里,观测队员也早早到位。如果不是餐厅里的主题墙上还写着“享受南极,欢度新年”的标语,几乎让人忘记了今天是元旦假日。

  来自黑龙江测绘局的吴文会和刘秀峰元旦上午就乘直升机飞抵拉斯曼丘陵上的鳄鱼岛进行地理测绘工作,记者也随机前往采访,新年的第一顿午餐,他们是在南极荒野的冰雪中吃的,

菜谱是饼干、火腿肠和随处可见的极地“
纯净水
”。年轻的刘秀峰说,在南极过新年是他生命中的一次独特体验,“在紧张的工作中度过新年第一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将终身难忘这个特殊的新年。”刘秀峰这样告诉记者。

  在中山站的地球物理观测室里,21次越冬队队员王海宁已是300多次走进这个房间了。新年第一天,他将在观测室里继续工作10个小时。王海宁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个观测室里度过了2005年的新年和春节,还将在这里度过2006年的两个节日。在这里,还是一名在读博士生的王海宁曾经创下了连续观测极光40个小时的中国记录。“常规观测任何时候都要进行,一刻也耽误不得。”王海宁表示。22次科考队副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认为,科学考察是没有节假日的工作。“只要多获得科考数据,早一天拿出科研成果,就是对新年最好的献礼。”

  -在万年冰川中欢庆新年

  在新旧交替的时刻,11名远征格罗夫山的内陆队勇士已经悄然抵达第一个目的地。举世注目的中国第4次格罗夫计划在新年第一天正式展开。在南极内陆众多万年冰川的包围中,格罗夫山队度过了他们的新年。

  通过短波电台呼叫,中山站大本营再次和前方的内陆队员取得了联系。琚宜太队长表示,北京时间1月1日凌晨3时就抵达了格罗夫山1号营地,据悉该营地位于格罗夫山地区的核心位置,内陆考察工作将围绕1号营地持续展开。但在一周来的长途跋涉中,部分车辆和雪橇出现了故障,雪地车与雪橇之间的连接方向轴断裂了3根(总数6根),其中一辆雪地车上的两根连接方向轴全部断裂。新年前夜内陆队是在紧张的维修工作中度过的。虽然工作任务非常繁重,11名内陆勇士还是在雪地车拖带的生活舱里举行了简单的迎新聚餐。更值得庆祝的是,内陆队的陨石收集任务进展顺利,虽然还未抵达陨石采集区,但在行进过程中,陨石专家林杨挺教授已经发现了第一块陨石样本,经鉴定为铁陨石。琚宜太说,这是送给2006年的一份珍贵礼物,对新一年里的南极科考工作也是一个难得的好兆头。在接下来的新年假日里,内陆考察队将继续深入神秘的格罗夫山,预计将在1号营地逗留4天左右,届时将开展一系列内陆考察工作。

  2006年1月1日 阴

  在科学家云集的中山站,按照他们习惯了的简单直接的思维习惯,本应该热闹红火的新年也过得很是简单直接:该干的研究工作还得照常进行。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早上,当我和老佟先后爬起身准备到室外寻找一点新年的气氛时,看到的只是成群结队抱着科研设备进进出出的科学家们。而本应该一片阳光灿烂的天空也变得阴沉起来,还飘起了小规模的雪花。如果在家里,这个飘雪的新年首日应该是一个留在家里喝酒打

麻将的舒服的假日,但在南极,这是老天爷在用南极夏天极少的阴天来考验我们新年伊始的工作热情。

  事实上,在南极洲,在中山站,无论有什么盛大的节日,有什么重大的活动,庆祝的方式基本都是吃顿饭,中间安排两段致辞。因为南极不喜欢被打扰,夏天过于短暂,给科考留出的时间也就两个月。队员们整天忙得连轴转,活动多了,参与的人肯定寥寥可数。所以,除了昨天的一场足球,我们的新年活动就等于昨晚的一顿饭——比平时多两个菜,平均每人2瓶啤酒,1罐饮料。但这顿饭被惯于苦中作乐的科考队员一番煽情,搞得热闹非常。

  平时口才绝对说不上好的首席科学家杨惠根的致辞非常动情,为了致辞顺利,杨博士还精心草拟了发言稿。简单抄了杨博士的几段话,也让读者们欣赏一下科学家的文才:

  中山站的全体考察队员,再过几个小时,我们就要在这不落太阳下的冰雪世界迎来2006年的新年钟声。此时此刻,我和大家的感受一样,心中既有那份肩负光荣使命的神圣和庄严,也有着远离祖国亲人的乡愁和眷恋,更珍惜能够与在座六十位兄弟姐妹一起工作生活的缘分与荣耀,也牵挂着在内陆冰盖上格罗夫山队的十一位弟兄,和远在澳大利亚的政府代表团的各位领导,以及大洋考察分队和雪龙船上的弟兄们。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思绪万千。十一月十八日,二十二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船从上海出发,虽然路上也有波涛汹涌,但西风带非常幸运地平静。到达中山站后,我们在23日顺利地完成卸货作业,协助完成了政府代表团的各项考察和格罗夫山的出征。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完成了考察队的越冬交接,所有的考察活动和后勤保障正按计划或提前进行。今天,格罗夫山队已经顺利到达目的地,并立刻开始执行陨石回收和各项考察计划……。最后,我代表二十二次队临时党委,希望我们能继续协力同心,共同参与南极考察的能力建设,携手建设南极考察强国的辉煌明天。同时,祝愿全体队员和我们的家人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大概站上对南极感情最为深厚的就是二十一次越冬队的叶加平站长。老叶酒杯一端,眼圈已经发红:“各位二十一次队的弟兄,我们在南极把2005年全程度过,我们非常自豪。在南极中山站,我们又有幸和在座各位一起迎来2006年。在此,我祝愿大家工作顺利,安全圆满,祝愿我们的家人在国内过得幸福”。老叶端起酒杯,“敬一杯酒,然后祝大家……”,后面的话就被欢呼声和祝酒声淹没,我没听清,再问他也忘了,只记得他热泪盈眶,很多人也眼圈儿发红。

  新年聚餐不到40分钟,忘情的歌声就响了起来,歌者热泪盈眶,听者热血沸腾。以杨博士为首的18名秃头队员围着话筒,将一首“想家的人”唱得声动四壁,真情洋溢。2006年这个新年,是我第一次,可能也将是最后一次在白天迎来新年。虽然没有新年钟声,没有激动人心的倒计时,但有酒、有歌;虽然家乡和亲人远在万里之外,但我的身边有一群以黑为美因秃头自豪的汉子,有一群甘于寂寞,忍受孤独,在遥远的南极真情守望的中国人。这一切已经足够让我把这个新年的前夜铭记终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