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专题 > 正文

记者感受南极夏日天气 最高气温可达零上1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14:49 大连晚报
科技时代_记者感受南极夏日天气 最高气温可达零上1度
研究员徐成丽正在研究分析南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中国南极中山站电

  在很多未到过南极洲的人们眼中,南极是一个极度寒冷,到处是暴风雪的冰封大陆。但记者登上南极大陆近10天来,对南极的天气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南极的气温并不像多数人印象中般寒冷。在南极的夏天,大多数时间天气还是比较不错的,但南极特有的一些气候现象也让初登这里的科考队员们吃了不少苦头。

  -南极的夏天挺暖和

  提到南极,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酷寒,因为目前地球表面观测到的最低温度,就是在南极俄罗斯的东方站观测到的零下89度。科考队里的气象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史录俊老师形象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温度足以将钢铁冻脆,再坚硬的金属在这个温度下也会被人一掰就断。登陆南极前,记者和一批首次来南极的科考队员们都携带了大量厚重的御寒服装,谁知在中山站住久后才发现,大多数御寒服装成了多余的摆设:目前南极是在盛夏季节,夏季的中山站,天气非但不冷,大多数时间还能说得上是很暖和。12月18日登陆以来,拉斯曼丘陵一带的日平均气温在零度左右,队员们穿一件薄毛衣,一件外套就足够了。可以说被同时期的大连还要暖和些。

  但是南极的气候是善变的,5分钟前还是风和日丽,5分钟后可能就是飞沙走石,早晚最大温差能达到10——15摄氏度。在中山站逗留的几天里,记者不止一次经历了这样的天气突变,史录俊说,到度夏队明年2月底撤离前,低温天气可能开始袭击中山站,记者有希望见识到一场夏天的暴风雪。

  而在南极内陆的格罗夫山地区和俄罗斯的东方站、美国的极点站等地区,即使在夏天,温度也会很低。今年7月30日,中山站还监测到了该地区有史以来的最低温——零下45。7度,越冬期间,站区积雪达到2。3米厚,越冬队只好出动铲车为队员们出行开路。中山广场上被狂风撕裂的国旗正时刻提醒着我们南极冬天的严酷无情。

  -干燥与强日照:首赴南极队员的“大敌”

  虽然四面都是广阔的海洋和富含大量淡水的冰山,但南极的气温却是出奇地干燥。登陆多日来,大多数科考队员的嘴唇一直是干裂的。干燥的气候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大量静电荷的积聚初到南极的队员们不了解这一情况,于是经常“触电”。上站以来,记者几乎每天都能被静电电到,无论是墙壁、门把手、仪器设备上随意触摸时都可能突然冒出微弱的蓝色火花,强大的静电反应甚至可以让被电到的人有明显的发麻感觉。队员被静电电到最多是稍有疼痛,但静电给各种精密的科研设备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领队助理孙云龙告诉记者,曾有一台摆放在中山站科研栋里的观测仪由于长时间没有使用,突然开机时仪器被静电烧短路了,造成了几万元的经济损失。目前中山站管理规章中规定,所有科研设备必须定期擦拭开机,以防止积聚静电荷。

  强烈的日照和紫外线是初次上站的队员们另一个必须战胜的敌人。22次科考队登陆时正是南极的极昼时期,上站10天来,南极的太阳始终悬挂在我们头顶,阳光照射到雪地和冰面上得到了加强后再次反射,晒得队员们裸露在外的皮肤生疼。同时,南极上空稀薄的臭氧层阻断不了紫外线的辐射,所以在室外活动的每个人都是整天戴着墨镜,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每个队员的脸上都多了两个白眼圈儿?。即使是以前皮肤保养很好的女队员,墨镜挡不住的地方皮肤也黑得和以前判若两人。记者登陆后的第一天脸上就被晒脱了皮,而往往旧皮还未脱净,新皮又被晒脱了。目前,考察队登陆前发放的防晒霜成了最抢手的商品,不少队员的两瓶高品质防晒霜目前已消耗一空。

  -纯洁的极地环境让队员们成了“无菌室里的人”

  不过强烈的紫外线和南极的酷寒还是消灭了一切致病细菌和病毒。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基础科学研究所的徐成丽告诉记者,南极地区是目前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病菌入侵的纯洁大陆,相当于一个大的“无菌室”。徐研究员说,在整个南极洲,除了几十个常年考察站和l00多个夏季站以外,没有工厂、矿山,没有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城镇,所以,也没有其他大陆上的现代化工业的污染,加上南极洲气候酷寒,持续低温,传染疾病的蚊、蝇和细菌无法在这里生存和繁衍,南极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也少到用仪器都难以检测出来,所以,南极缺少使人患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南极,即使手被划破了一个大口子,也只需进行简单包扎,根本不用担心出现破伤风的问题。21次越冬队队员,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窦盈科证实,21次越冬队的17名队员在南极待了一年半,但没有一个人得过感冒或者其他疾病,这足以证明南极环境的纯净。

  但在“无菌室”里生活久了也不是件好事。徐成丽说,长期处于这种超洁净的环境中,会使人对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考察队员一旦离开南极,返回其他大陆,一时难以适应众多致病微生物的侵袭,所以从南极回来的人,特别是越冬回来的队员易患重感冒等传染病,回国时需要特别防范。徐研究员表示,研究洁净环境对队员免疫系统的影响,也是她随队来南极考察的重点科目之一。

  12月28日 晴

  到南极已经整整10天了,说实话,现在我最发愁的事情就是寻找新闻报道的素材。最早的新鲜劲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是每日按步就班进行的科学研究、考察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我们门外汉来说,无疑是枯燥而过分专业的。每一个新鲜的名词从科学家们嘴里蹦出来时,一向自认为知识面比较广阔的我都得反应半天,再听科学家解释半天才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看来,这次南极报道任务不仅能从眼界上得到开阔,知识面的不断扩张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午饭后简单统计了一下,原来发回家乡的稿件及日记加在一起已经超过10万字了。虽然似模似样地在报纸上楞充半个“南极专家”,但实在是惭愧的是:至今我对南极的发现和考察史还没有一个完整、直观的了解。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我赶紧冲到曾经参与建设首个考察站——长城站的老南极董利房间里,要求他给我开个小灶,补补课。

  想不到老董比我还兴奋,他表示大多数队员只关心科考、后勤等硬件方面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坐下来听他“讲古”了。这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小小的满足,于是听的加倍认真了起来。在老董的讲述中,人类对于南极的认知,早在公元前就开始了。古希腊人曾经根据太阳总是出现南面天空的事实,认为南半球应该有个未知的大陆,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过著名的“南方大陆”假说。1657年,葡萄牙人洪地乌斯曾经根据人类对南极这个神秘大陆的想象,绘制出了第一幅南极地图。不到300年后,人类的脚步就踏上了这个以往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地方。

  1840年,法国人杜尔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看见南极大陆海岸的人,他把这片海岸命名为阿德利地,这些天里我们看到最多的阿德利企鹅老家就在这里。随后,英国人、法国人、挪威人纷纷而来。说到激动的时候,老董拉着我走到中山站主楼内的一幢照片墙前。满墙中国科考队员的照片旁,一张外国人的脸孔静静地据守一个角落。这是英国的斯科特船长,老董说自己很佩服他,因为斯科特是各国南极捐躯者中最有名的,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率领新地号考察船登上南极大陆,试图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极点的探险家,想不到挪威人阿蒙森在一个多月前刚刚捷足先登。失望的斯科特在返程中遇上了可怕的暴风雪,已经严重冻伤的他为了不拖累同伴,一个人悄悄走进暴风雪,悄悄地消失在宿营地附近,最后,他的探险队也全军覆没。他是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老董说。我也这么认为。

  老董说,最早到达南极的是探险家,探险家后面跟着科学家,科学家背后是政治家,政治家背后隐藏着军事家。最早登上南极的国家,多多少少都对这块万年冰封的地方有着领土要求。为了防止这个人类的共同财富不被瓜分,1961、1991年,各国两次召开会议,签署了一份有效期无限延长的〈南极条约〉,规定冻结领土要求,50年内不得开采矿物资源。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我国不是〈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只是缔约国,按照规定对南极事务没有发言权。1983年在澳大利亚召开南极会议时,我们的代表被请出会场“喝咖啡”,连举手表决的权利都没有。说起这段往事,老董明显很激动。“我们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来南极?为什么要顶着西风带的巨浪一次次在海上度过一两个月,就是要争一口气,把考察站建好,维持好。斯科特能为自己的国家献身,我们中国人决不会比他差。”看着董站长有点涨红的脸,我相信他说的话不是空话大话,而是发自真心的誓言。

  历史学习正进行的热火朝天时,领队助理孙云龙也插了进来。老孙认为,要发展南极事业,光靠精神不行,还得有过硬的硬件。“现在肯到南极来的顶级科学家越来越少了,如果队伍里能有一位院士,那么整个南极科考的关注度马上会提高50%。”老孙觉得,科学家不愿意来也是有道理的,海上航渡时间就得1——2个月,非常耽误时间,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出现了乘飞机前往,2-3个周就可以完成的“度假式南极考察”,因此惜时如金的科学家们趋之若骛。在非尔德斯半岛上的智利南极科考站,几架时刻待命的双旱獭飞机只需7小时就可以飞抵智利的蓬塔空军机场。“我们的南极科考观念应该转变了,现在极地研究中心正在筹划和俄罗斯合建飞机场,今后也改变运送人员到南极的方式,缩短无用时间。吸引更多的科学家来南极。”听着孙助理畅想未来的南极科考规划,我的心情也荡漾起伏起来,如果有生之年能乘座中国的班机再来一次南极,那么我的南极经历是不是能更完整一点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