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黄禹锡面临司法调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3:54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据新华社电 在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23日宣布该校教授黄禹锡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成果的确存在造假成分之后,韩国司法当局也开始介入这一科学道德丑闻,决定对黄禹锡展开调查。 是否有人“调包”? 韩国首都首尔中央支检察厅一名高级检察官,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说:“检察厅在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公布黄禹锡的两个胚胎干细胞系DNA鉴定结果后,将马上开始对他的研究论文造假案件展开调查。” 当天早些时候,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公布初步调查报告说,黄禹锡研究小组今年5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存在造假行为。文中引用的11个胚胎干细胞系实验数据实际仅出自2个胚胎干细胞系,另外9个都属编造。 调查委员会说,韩国国内的3个实验室已经被委托对这2个胚胎干细胞系的DNA进行鉴定,分析结果预计将在几天内公布。除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检察机关还将对黄禹锡声称有人“调包”胚胎干细胞系的指控展开调查。黄禹锡已于22日向检察机关正式提交书面申请,要求调查此事。 “初步调查将集中在黄禹锡有关干细胞调包的指控方面。至于黄禹锡是否滥用了国家研究补助的问题将不在调查范围之内,因为此事目前正由监察院调查”,这名检察官说。他说,检察厅可能会在下星期传唤黄禹锡。他同时说明,黄禹锡不会因研究论文造假事件面临刑事惩罚。 更多事实待调查 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23日还指出了黄禹锡的另一个谎言:其研究所用的卵子数量远多于他在《科学》论文中所说的数字。 黄禹锡在论文中称,他的科研小组利用18名妇女捐献的185个卵子,克隆出31个胚泡期胚胎,并进一步成功培育出11个胚胎干细胞系。按此算来,培育胚胎干细胞系的成功率为6%,是他2004年2月公布的培育成功率(0.4%)的15倍。全球科学界由于这一成功率高度评价了黄禹锡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而黄禹锡本人也是一有机会就要自夸一番。但调查表明,所有这些并非事实。 首尔大学科研处处长卢贞惠23日说:“正在调查使用卵子的数量。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远多于《科学》论文中提到的数量。”在黄禹锡的背后,到底还有多少谎言?每个人似乎都在这样问。 许多人被“伤害” 黄禹锡本人23日已经公开道歉,并宣布要辞去教授职务。然而,受这一事件影响的并不仅仅只有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韩国科学界、政府以及不少原本充满希望的病人都因此受到打击。 韩国科技部宣布,将根据相关规定停止向黄禹锡提供研究经费。反对党大国家党说:“此次事件与青瓦台总统府人员有关,决策过程存在很多问题。”这里提到的“总统府人员”是指青瓦台信息科学技术助理朴基荣。她是一名植物学家,在连接政府与黄禹锡研究小组方面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并在黄禹锡2004年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被列为共同作者。 韩国中央大学教授柳范永(音译)说:“我对(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的)声明感到震惊,因为这是韩国第一起论文造假事件。应当进行彻底的调查。否则,整个韩国科学界将在全世界面前丢脸。” 《科学》欲撤论文 美国《科学》杂志12月23日称,黄禹锡科研组的研究论文已丧失可信度,很快将正式撤销。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科学》杂志23日称,据首尔大学验证委员会通报,黄禹锡科研组论文含造假成分。并称:“我们正在着手撤销论文。” 《科学》强调说,如果到一定时候,论文的共同作者及首尔大学验证委仍不要求撤销,他们将单方面那样做。杂志副总编莫尼卡布拉德福称:“已通知首尔大学验证委员会,最晚在本月30日就是否要求撤销论文表明立场。这段时间将等待他们的回音。” 论文造假背后 科研不能浮躁 在论文造假尚未水落石出之时,人们更关心的是为何会出现如此难以置信的事。究其原因,这是科学、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催生出的怪胎。 黄禹锡迷失方向 在这场竞争中,黄禹锡迷失了方向,误入向生命科学注水的歧途。克隆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前沿。从多利羊开始,克隆技术正在引发生命科学的革命,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正因如此,包括黄禹锡在内的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克隆技术的未知世界进行竞争性探索,新发现和新技术左右着他们的荣誉和利益。 非单纯个人原因 黄禹锡论文造假不单是他个人的原因,与社会氛围和科研体制不端也有极大关系。黄禹锡自培育出试管牛、超级奶牛、抗疯牛病牛、克隆狗一直到胚胎干细胞,声誉如日中天。韩国各界越来越钟情于黄禹锡的研究,将他捧为“最高科学家”和“民族英雄”,给他营造了虚狂和浮躁的浓厚社会气氛。来自社会的追捧,无形中对黄禹锡造成强大压力,将他推到了科学的悬崖边。 政府助长浮夸风 韩国政府对生命科学寄予的主观愿望,人为造成了生命科学热,助长了研究中的浮夸风。黄禹锡在克隆出人类胚胎干细胞后,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需要多年才能成功的患者匹配型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如此惊人速度,是在政府要求快出成绩和早出成绩思想指导下出现的。 科技发达国家一般都有比较完备的科技成果检测体系,能部分防止科学家为追求名利而故意造假。相比之下,韩国对生命科学研究的监督体制不完备,对研究成果检测存在缺失。 科学研究是一项老老实实的工作,并非“人有多大胆”就会“地有多大产”。黄禹锡给生命科学研究掺假注水,得到的只会是谬误。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带来的警示是:科学必须反映客观规律,科学家必须尊重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