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专题 > 正文

世界屋脊上的超级列车 把风险变风景(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1:40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九期
科技时代_世界屋脊上的超级列车 把风险变风景(组图)
风火山隧道(童国强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世界屋脊上的超级列车 把风险变风景(组图)
纳赤台运梁列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四年前,苍凉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响起了铁路的开工号令;四年后,路轨已铺至拉萨,只等着汽笛鸣响,车轮轰隆的那一刻。这历史上第一列开进西藏的列车是什么样的?能否抵御世界上最高海拔地带的严寒、暴风、强沙尘、强雷电的袭击?能否保护乘客不受高原缺氧、紫外线辐射伤害安全舒适地进藏?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列行驶在同样环境里的高原列车,青藏线列车将是独一无二的。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专业人士,在这里提前将展示青藏线列车的真实面目,让读者先睹为快。

  一.系统配置与飞机媲美的“高原机车”

  这条铁路,静卧在世界最高海拔地带,与深蓝的天、雪白的云、洁净的雪山、澄碧的湖泊、安详觅食的羊群相伴,犹如一条神奇的天路。而修建它时所遇到并最终被克服、战胜的三大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也使这条铁路的诞生具有天路般的意义。很快这条天路所具有的神奇性即将展现出来。第一列火车开动的日子已屈指可待。这个时间被锁定在了2006年的7月1日。

  想象的世界是不牢靠的,明年7月1日才是真相大白之日。因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过这么一条相同的铁路和列车。没有的原因是因为地球上没有第二个青藏高原,没有相同的或可与之相比的恶劣环境。因此没有任何可比性,也没有成熟技术可借鉴。

  那么我们最为关心的高原缺氧问题将如何解决呢?今年5月,在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则新闻中我看到了一点讯息:报道说,两台由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车辆厂为青藏铁路专门研制开发的“雪域神号”高原内燃机车已正式落户青藏高原格尔木机务段。为了适应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特点,这辆机车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表现在

柴油机功率发挥、启动性能、制动系统、机车抗寒能力和可靠性、机车给氧和防紫外线等12个方面。令人感兴趣的是,机车的司机室采用了防紫外线镀膜玻璃,司机室顶部后端设有“制氧机”,供司乘人员使用。

世界屋脊上的超级列车把风险变风景(组图)
天路上的高原列车

  “制氧机”三个字似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这种随时可制造氧气的方法比在列车上携带氧气袋更为先进、便利。据说这辆机车在此后的日子里经常为来青藏线视察的领导使用,效果良好,只是它还没有挂上车厢,如果要牵引编组为16或18节的车厢,在冻土地带也能达到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还能做到低油耗、低污染物排放,也许还略嫌不足。

  庞巴迪公司是青藏铁路客车技术合作方,该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张剑炜先生说:“在每列车里都配备有两套供氧系统,一套通过混合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使每节列车内含氧量平均提高到23%;另一套系统,可以让旅客直接使用独立的接口来吸氧——就像我们通常在飞机上见到的那样。”可谓上了双保险。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