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发现号航天飞机为何没飞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9:12 环球时报 | |
文/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文云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原定于美国东部时间13日15时51分发射升空。但就在发射前不到3小时,美国航空航天局突然宣布推迟发射,原因是航天飞机的燃料箱传感器失灵。这一消息虽然让很多等待观看发射的民众感到失望,但正如一位检查主管所说:“不能因为急于发射而忽视安全。”本报记者在肯尼迪宇航中心记录了推迟发射的全过程。 燃料箱传感器失灵 13日,肯尼迪宇航中心格外热闹。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地的记者都在紧张地工作,等待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的来临。 “请大家安静!”13时30分左右,发射指挥部突然发布消息,本来熙熙攘攘的新闻大厅骤然安静下来:由于外挂燃料箱传感器失灵,“发现”号今天的发射将取消。消息令在场人们的情绪一下跌入深谷。 外挂燃料箱长48米,直径8.4米,内装液氢和液氧,作用是为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提供燃料。在16时30分举行的发布会上,一位项目经理说,出问题的是安装在“发现”号燃料箱内的4个传感器中的一个,它是用来监视燃油量的。一旦燃料耗尽,传感器将指令关闭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 发射官员说,故障是在对燃料箱传感系统进行检查时发现的。当加入燃料时,传感器会显示“湿”,燃料耗尽后,就会显示“干”。可是,检查时燃料箱里还没有注入燃料,而传感器并没有出现“干”的显示。如果发动机在没有燃料的情况下高速运转,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此行好事多磨 “发现”号原定的这次发射,看来是好事多磨。因为在燃料箱传感器事故发生前,“发现”号还出现了一个小故障。12日18时30分左右,“发现”号座舱7号窗的外罩脱落了一块,砸坏了机尾隔热瓦。工程师迅速抢修,1小时内将被砸坏的隔热瓦换下。随后,负责人称故障已解决,不影响正常发射。 13日11时55分,巨大的雷声响彻肯尼迪宇航中心,原本晴朗的天,一场大雨说下就下,让人心中一阵紧张。 初步定于本周六发射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率领经理团队参加的推迟发射发布会上,有位意大利女记者提问:“在发射前连续出现两次事故,航天飞机是否还不足够安全?”航空航天局官员表示,发射前,“发现号”团队的全体人员仔细检测了航天飞机的每一个部件、每一根线路,在确认可以发射的情况下,才决定发射。 还有记者提出,传感器系统并非首次发生故障。在今年4月的试验中,“发现”号的燃料箱传感器也曾出现问题,当时并没有找到准确原因,只是更换了燃料箱。一位官员表示,今天(13日)的情况令人震惊,但航空航天局对安全问题高度关注。一位检查主管表示:“人们都不高兴推迟,但我们不能因为急于发射而忽视安全。” 航天飞机计划副经理黑尔最后表示,如果发射条件允许,下一次发射的时间可预订为7月16日14时40分(北京时间17日凌晨2时40分)。但如果技术问题比较大或由于飓风等气候原因,“发现”号升空将不得不推迟到9月。▲ 取消发射前的8小时 美国东部时间13日5时45分,“发现”号七人机组被叫醒吃早餐。 6时5分,天气预报称,下午发射时,发射场地区可能有雷暴。适合发射的时间从15时45分42秒开始,只有5分钟。 6时50分,一个“点火包”有问题,负责处理应急问题的“红队”前往更换。 7时30分,“红队”排除了障碍。 11时45分,航天员们开始着装。 12时,“发现”号机组人员离开肯尼迪宇航中心的检查大楼,坐上一辆银色拖车,前往发射平台。 12时30分,机组人员抵达发射地点,开始对航天服进行最后的检查。 13时30分,7名航天员进入“发现”号不久,便接到了停止倒计时的消息。发射指挥部发布消息:“发现”号的发射将推迟。▲ (杨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