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管理真空“奥赛班”重庆难喊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10:47 重庆晚报 | ||||||||||||
本报讯 奥赛日趋功利和低龄,受到各界猛烈抨击。但记者昨日走访发现,我市奥赛培训火热依旧,并处于难以管理的尴尬境地。 每到周末,渝中区最出名的“大帝”和“方正”两个培训学校,数百名前来培训的学生,将每间教室挤得满满当当。主城参加奥赛学习的学生比比皆是,某些示范小学、重点中学更是几乎人人学奥赛。
渝中区某校一位长期上奥数课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背后有条看不见的“奥赛升学链”。 她说,小学升初中,如果能有一份奥赛获奖证书,数万元的择校费会因证书等级不同而有不同折扣。如果能获得全国奥赛一、二等奖,还能得到免择校费入读的优待。 初中升高中时,奥赛得奖生成为高中争夺对象。往往是还没毕业,就有学校主动找上门来作动员,甚至提前发放入学通知书。高考中的实惠更明显,不仅能加分,还能取得保送大学的资格。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喊停奥赛。但市教科院组织学科奥赛的人士表示,我市还没有任何迹象要停办,就在前几天,他们还接到通知,继续组织今年各学科奥赛。 奥赛班的管理让市教委头疼。由于是很多社会机构或者学校老师在课余时间组织,属于社会力量所办的“兴趣班”、“特长班”,就跟音乐、美术等培训班一样,教育行政部门很难予以干涉。 (记者 汤寒锋 田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