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我国有了太空垃圾观测中心 建安全预警系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 11:29 东方早报

  早报江苏专稿 王海平

  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太空垃圾”的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本月初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将为我国在空间航天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

全心服务中国近视人群 投资一万,回报百万?
生活资讯 一网打尽 三月免费体检专家讲座

  空间碎片即俗称的“太空垃圾”,指的是人类空间活动废弃物,大到废弃卫星和各类航天器的金属部件,小到固体发动机点火产生的残渣和粉末。据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严家荣介绍,在目前可被地面观测并测定轨道的9300多个空间物体中,只有6%是仍在工作的航天器,其余均为空间碎片;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碎片与日俱增,由于其滞空时间漫长,相互碰撞又产生新的、体积更小的碎片。据估计,目前太空中无法被观测到的、直径大于1厘米的空间碎片数量超过11万个,大于1毫米的超过4000万个,这些碎片的总重量约3000吨,且数量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按照‘太空垃圾’的增长速度,到2300年,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观测研究的目的就是保护载人飞船和价值昂贵的大型卫星。”昨天,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技处处长夏益研究员向早报记者表示。据了解,为减小空间飞行和探测的安全隐患,“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聚集了中国空间碎片研究领域10多名高级专家,研究范围包括建立小空间碎片数据库;对已发现的空间垃圾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搜索尚未被发现的空间垃圾,对航天器发射和在轨运行时可能碰撞的“太空碎片”进行预警技术研究,并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为配合中心工作,紫金山天文台正在江苏盱眙建立1.2米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其制造技术和观测范围世界领先,从中国上空经过的大部分‘太空杀手’都能被监控”,夏益表示。据了解,由于灯光、大气污染等原因,观测将全部在夜间进行。

  对人类航天航空事业来说,“太空垃圾”的研究应具公益性,但随着各国太空技术,尤其是军事研究的发展,西方大国已开始封锁研究资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太空垃圾新闻

评论】【通讯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