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完成历史使命 土卫六像40亿年前地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09:49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由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研发的“惠更斯”号探测器,1月14日成功踏上了土卫六并发回了“平安着陆”的信号,随后又成功地发回了大量数据资料和图片。欧洲航天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说,这表明“惠更斯”号的探测计划取得了科学上的成功。 “惠更斯”号土星探测,是欧、美、意三大航天机构耗资32亿美元合作研发的项目
欧洲航天局官员15日凌晨宣布,地面控制中心已经收到“惠更斯”经由“卡西尼”号飞船传回的数据;第一批350多幅照片也顺利发回。据美联社消息,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第一幅照片是“惠更斯”号着陆之前,在距离土卫六表面16公里处拍摄的,在这张照片上,科学家们看到类似海岸线或运河的地势;另一幅照片则清楚地显示在“惠更斯”号登陆的地方,有类似地球岩石的白色石块和冰块,背景则是一望无际的灰蒙蒙地形。科学家们曾推测,土卫六表面是由液态甲烷组成的湖泊河流以及大大小小的冰块构成的,现在接收到的数据和照片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惠更斯”号不能直接将所有探测数据传回到15亿公里之外的地球,而需要经过“卡西尼”号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将数据转发回地面控制中心。 科学家们表示,他们从“惠更斯”号降落过程中接收了超过3个小时的数据,其中从土卫六表面发回的数据也超过10分钟。“惠更斯”号的电池预计只能维持半个小时,电池耗尽后,“惠更斯”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为这次“卡西尼—惠更斯”探测计划,美国和欧洲17个国家共出动了260名科研人员。“惠更斯”号探测器重319千克、直径约2.7米,外表像飞碟,前部装有一个防热盾,除配备3个降落伞外,还安装了6台仪器:感应器,用来测量土卫六大气层内的风速、气压和空气的传导性;色谱仪,分析大气层内的甲烷云层和碳氢雨;麦克风,接收雷声;旋转摄影机拍摄全景图片;雷达测高仪,绘制土卫六地形图;特制照明灯,照亮降落地点,确定地势和土壤成分。 据悉,“卡西尼”号将工作到2008年7月,尚有40次接近土卫六的机会,它会独自印证“惠更斯”号探测器的考察结果,或者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认为,土卫六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有云和稠密大气的卫星,它很像40亿年前的地球,对它的探测有助于揭开生命诞生之谜。(李文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