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到2020年中国可能有1亿个胖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11:44 解放日报

  生命在于运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食物逐渐丰富。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已经不必爬树摘果子、奔跑追兔子了,体力的消耗也减少了。到了近代,食物越加丰富,对部分人来说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冰箱、地窖都已经装满,偏偏还视美食为享受,每日三餐、四餐、五餐,几乎都是饭来张口的享受。进食过多而能量耗用无几,结果脂肪在体内大量堆集,成
联想网御 安全动力 爱情上上签魔法定情缘
握住情运脉搏看魔镜 登陆即获得1G免费空间
了一个胖子。胖一点或许倒还“福相”,但是胖到一动就心慌气喘,哪可就是病态了,就叫做肥胖病。肥胖又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肥胖的人几乎半数以上要得糖尿病,而患糖尿病的人80%最终出现心血管疾病而致命,肥胖的人还易患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与前列腺癌也与肥胖有关。胖子还易患胆结石、脂肪肝。肥胖的人腰椎、膝关节病也明显增多,因为他们的膝关节与腰椎都已不胜重压……

  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估计,全世界每年因与肥胖有关的疾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200万。美国占30万,仅次于吸烟对国民健康的危害。目前我国估计肥胖的人约4000万,如无有效措施,到2020年前后可能有1亿个胖子。这实在不是一个小问题。

  怎么办?不外是“节流”、“开源”两个方面。节流是指饮食的控制,中国古代早就注意到“高粱厚味反伤脾胃”。“饮食宜乎清淡”、“吃饭七成饱足矣”都是这方面的描述。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证实,喂以高能量食物的小白鼠寿命短。看来控制饮食是必须的。不过除了能量的控制外,人类还得从饮食中摄取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无机盐等等。所以饮食控制的“空间”并不大。那么就得从“开源”上下功夫了。“开源”是指增加能量的消耗以避免脂肪的堆积,最好还能将体内多余的脂肪转化为能量消耗掉来避免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胆结石、脂肪肝……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必让人们都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运动。

  法国的大思想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这句话,哲学家有更广义的理解,我们就狭义一点地理解为体育运动吧。体育运动可以强健肌肉和关节,其理自明,拉马克定律“用进废退”嘛。肌肉是长在骨骼上的,供应骨骼营养的血管就在肌肉之中,肌肉在运动时的一张一弛,便能将更多的血液输入骨骼之中。若是室外运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人体的皮肤便能合成维生素D,而有利于钙的吸收,钙在骨骼中的沉积自然会使骨骼更加坚固。其实运动的好处远远不止于肌肉、骨骼等运动系统。运动时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要维持体位的稳定,身体的平衡器官处在警觉状态,大脑随时协调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所以经常运动的人大多身手矫健,反应敏捷。运动时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若进行的是有氧运动(指不是弄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那种运动),则身体各部分组织必定能获得更多的氧与养料的供应。组织氧与养料供应增加,新陈代谢加快,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又反过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则吸入的氧将更多,形成良性循环。新陈代谢的加速使身体各个部分都得益。唯一不直接得益的是消化系统,因为在运动时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所以不主张餐后做剧烈的运动。不过运动之后常使人食欲大开,为减肥而运动者还需要注意控制些食欲。得益最多的是运动消耗了多余的能量,不使其演变为脂肪在体内堆积。不但如此,运动到一定量时,还可以使已经积蓄在体内的脂肪分解,以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运动还可以使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减少发生糖尿病的机会;由于脂质代谢的正常,心血管病与肠癌、乳癌因之减少;肝脏里积存的脂肪被消耗,脂肪肝甚至可以不药而愈。此外,运动还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抑郁症亦可化解。

  名医档案

  杨秉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近30余年来主要从事肝癌的临床研究,主攻肝癌的早期发现。曾主持国家科委“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是我国肝癌筛查工作的主要创导者之一,曾负责编写我国肝癌筛查的技术方案。

  运动是永恒的规律

  哲学家说,运动是世间万物永恒的规律。连巍巍的喜马拉雅山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更不用说其他了。

  当然运动有主动的运动和被动的运动之分。“树欲静而风不止”,那是被动的运动。植物也有主动运动的,它的生长便是一种主动的运动,不过因为这个过程很缓慢,不那么明显罢了。要显而易见的也有,有一种树搔搔它的树干,枝叶便会动,所以叫它痒痒树。还有一种猪笼草,它长着一个口袋,还分泌些蜜汁,引诱小虫儿来,小虫一旦掉进去,它便马上合拢,来个瓮中捉鳖,直到把这小虫消化掉为止。动物更是以“动”为特点了。南美洲亚马逊河雨林中的一种猴子喜欢爬在树上休息,动得少了一点,便被称为“懒猴”,因为人们看惯了猴子总是不停地上蹿下跳的。

  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了,动当然是少不了的。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的本身。人从劳动中来,但是随着劳动成果的丰富,社会有了分工,有一部分人不再从事体力的劳动了,尽管脑力劳动也是劳动,但他的肌肉不再发达。有一部分人虽然仍从事体力的劳动,但是劳动变得单一了,打铁的人只是两个手臂肌肉发达,撑船的只是胸肌发达。到了近代,科技发展,不但打铁、撑船之类的劳动被机械所替代,即使人们生活当中的体力活也被大大节约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许多生产劳动只需按按电钮、甚至敲敲键盘便可完成。生活、甚至劳动变得安逸,自然是好事。

  但是人是经过几十万年才进化到今天这等模样的。近千年来的社会分工,近百年来的科技进步,人体的功能和新陈代谢未必已能适应,比如人的脊椎就不能适应久坐着不动,久坐会引起腰椎病,伏案太久会引起颈椎病。人的眼睛也不能适应在过弱的光线下久用目力,不然就会形成近视眼。其实还远不止这些,人的新陈代谢,其实也还不能适应今日之安闲。

  “三五七”概念:运动得出汗休息可恢复

  运动的好处甚多,但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方能有些效果,近来健康教育界提出一个“三、五、七”的说法,似觉颇为适合,兹介绍如下:“三”,指每次运动的时间宜坚持在30分钟以上。

  运动时间过短,达不到消除体内脂肪堆积的作用。据研究若运动时间不足20分钟,充其量不过稍稍降低些血糖罢了,不会动员体内的脂肪来提供能量。

  “五”,指每周应有5次运动。

  运动过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起到去脂减肥、预防疾病的作用。

  “七”,指运动后每分钟的心跳数,以达到170减去年龄之数为宜。

  若50岁者,运动后宜使心跳达到每分钟120次为好。过快,提示运动量过大,于健康并不有利,亦难坚持。不快,提示运动量不足,去脂减肥、预防疾病的作用难以达到。

  “三五七”提示了一个运动量的概念。还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是:运动总得出些汗、心跳加快,休息5-10分钟后便可恢复,而且第二天还有兴趣参加这项运动。

  做何种运动倒无一定要求,一般而言,以全身运动、有氧运动为好。如体操、跑步、快走、打球、游泳等等皆可。

  “三、五、七”是指身体健康的人,为防病而需达到的运动量。当然,也需循序渐进以逐步达到这一标准。对已经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或癌症等病的人,运动当依病情由专科医师指导进行。

  运动应该是现代人文明生活方式的标志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 杨秉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