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姚颖
从AT&T、英国电信等老牌巨头,到沃达丰、DoCoMo等业界新秀,一连串通信公司的负面消息令人震憾。最近,世界通信公司爆出惊天会计丑闻更是在全球掀起了轩然大波。世通假账事件将对全球电信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冲击波之一:电信改革将从激进回归谨慎
发展与改革,是电信业推进的两条主线,既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处理得好,改革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成为发展的障碍。全球电信业发展受阻,特别是世通假账事件发生后,人们开始对电信业改革进行反思,究竟应该继续采取激进的攻势,还是回归谨慎?
据最新报道,正陷于38.5亿美元会计丑闻,以及堆积如山的债务泥沼中的世通公司,即将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如果该公司破产,这将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宗企业破产案件。另据知情者透露,为了帮助在破产重组期间的资金运转,世界通信已经获得了20亿美元的破产信贷款。美国媒体在评论时指出,世通事件固然与其近年来经营不善有关,但是美国政府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电信业是信息经济时代的基础行业,它本身具有天然垄断的特点。但反观美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肢解”AT&T、人为制造“网业分离”等改革措施,都不是按照电信业天然垄断特点而设计的,再加上政府监管的缺位、愈演愈烈的恶性竞争、新兴运营商的大量举债扩张等问题,大大动摇了电信行业的发展基础。
正是这种过于信赖竞争、人为割裂电信网络全程全网发展规律的激进的电信业改革,阻碍了电信业的发展。世通事件使人们再次清醒地意识到,电信行业是整个信息产业及现代经济的基础和龙头,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电信业改革必须谨慎行事。
世通事件爆发后,业界还出现了一股“按照传统经济规律发展电信业”的呼声。因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惨败之后,电信巨头们认识到,电信业虽说是高科技产业,但也应按传统经济规律办事。不计算投资回报率、不计现金流量、不计后果的扩张行为,只会令企业迅速消亡。
另外,“电信产业的‘开放’必须要有一个度,行使有效的监管职能,这样才能确保电信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也是人们在反思世通事件之后,基本上达成的一个共识。就连电信改革急先锋的美国,许多运营商也开始呼吁“政府干预”。并且,还有舆论引用韩国的CDMA在政府非常有力的引导措施下发展起来的案例,来论述加强市场监管、实现可调控发展的重要意义。
事实表明,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之后,特别是世通事件爆发后,人们清楚地看到过度竞争与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并开始反思电信业改革。不难预料,今后全球电信业改革将从激进回归谨慎。
冲击波之二:电信企业信贷融资将更加艰难
自公司财务诈骗案曝光以来,世通股价一路下跌,几乎丧失殆尽。6月25日,事发当天,世通股票大跌8.79%,收83美分,盘后交易暴跌近58%;6月26日闭市时,世通股价下降至每股9美分……7月18日,世通股价在纳斯达克市场收低0.01美元至0.09美元……曾在1999年触及64美元高点的世通股价,如今以如此迅疾的速度与幅度下滑,令人惊叹不已。
世通事件还给全球股市带来了冲击。据新华社报道,6月26日,事发第二天,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国,在世界各大主要股票市场上,本已步履艰难的电信类股票纷纷下挫,导致各地股市接连创下历史新低。其中,在东京,技术和电信股都受到了冲击,日经指数降至4个月来的最低点。美国股市更是在劫难逃,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股市当天开盘比上一个交易日重挫了3.2个百分点;道-琼斯指数也下跌至今年来的最低点。
世通事件重挫全球股市沉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据媒体报道,世通假账丑闻消息一传出,信心严重受挫的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世通及其他电信类的股票。同时,直接受到世通公司牵连的诸多银行和保险公司更是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据了解,世通公司的巨额债务可能使许多银行和保险公司蒙受百亿元以上损失,其中包括对世通贷款最多的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美洲银行等。此外,目前,世通是全美第七大公司债券发行者,其债务总额达到了280亿美元。如今,世通债务的价值也随着会计欺诈丑闻的曝光而大跌,世通债券价格已经远远低于面值,原来面值1美元的债券如今只值15美分左右,其价位水平意味着债券持有人可能仅能获得相当于面值15%—20%的补偿。
世通事件使投资者、银行、债权人纷纷受到重创,人们谈股色变。毫无疑问,今后一段时间,投资者对电信股的投资将变得更加谨慎,贷款银行也将会提高对电信企业贷款的条件或减少甚至停止提供贷款。而这对电信公司日后的发行债券、申请贷款、扩股或上市等融资举措,都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阻碍全球电信业的复苏。毕竟,在一个资本运作时代,电信业的发展需要靠大量的资金来拉动。
而且,事实上,在世通事件的影响下,全球电信运营商们已经开始面临现金急度馈乏的困难。据报道,近日,爱立信公司以低于市值的价格出售股票换取33亿美元,该公司为获取股东支持而抛出的74%的折扣率是1990年欧洲以来最低的一次。有投资人士认为,爱立信售股换取现金救急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法国电信和德国电信都将成为下一个向股东寻求资金帮助的公司。
尽管全球电信业现已步入低速发展时期,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复苏,但这并不意味着电信业前景暗淡。因为电信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先导性产业,其发展受阻主要是过激的改革、过度的竞争造成的,而非产业本身无潜力可挖掘。日前,美国“股神”巴菲特在电信股最低迷的时候,斥资1亿美元购买一家电信公司——国际宽频网络基础建设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即表明他对电信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因此,投资者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电信业的发展。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更不能因陷入困境而丧失信心,而要积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早日走出低谷。
冲击波之三:技术与应用将更紧密相联
环球电讯的破产、世通事件的爆发再次向世人证明:没有适应不了技术的市场,只有适应不了市场的技术;盲目追求技术进步,终将导致惨败。
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人类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但这也正好催生了现代经济很强的技术崇拜心理,在信息通信行业尤其如此。不少后起的运营商觉得,自己只要资源运作得力,只要抓住技术的力量,很快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到一席之地,但这种不够稳重的作风,却没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宽带圈地、豪赌3G便是最好的明证。
在“宽带是未来网络发展必然趋势”的指引下,欧美电信运营商们掀起了狂热的宽带“圈地运动”。为了铺设网络,他们开始了疯狂的借贷的生活。最典型的就是,宣称要做“全球首要宽带服务供应商”环球电讯,其破产时候的资产及负债总额达到了400亿美元。
对3G过于乐观的预期无疑是一个更大的失误。当政府决定拍卖3G牌照后,欧洲电信运营商倾注了极大热情,成百上千亿美元相继投入到拍卖之中。为了支付牌照和建设网络所需的巨额费用,急切着要上马3G移动电话的电信企业不得不向银行借贷,高筑债台。德国、英国、法国及荷兰等国的电信公司资本负债率都已上升到了120%至210%之间,欧洲电信业去年年底的债务总额已高达2510亿欧元。但是,由于成本过高,标准不统一,技术不成熟,杀手锏应用缺乏,3G的商业化应用一推再推,导致参与竞拍的运营商在拿下牌照之后,无力再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网络建设,元气大伤。
饱尝3G之痛的不只是欧洲的运营商,据媒体报道,日本NTT DoCoMo公司在去年10月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基于WCDMA标准的3G商用服务“FOMA”。但是,风光一时后的DoCoMo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截至今年5月底,DoCoMo的3G注册用户仅为11万多人,大大低于预期。
而刚刚挤入全球前10名的韩国SK电讯,却联合400多家网站以6300种的应用服务助长利润,实现用户数、用户ARPU值双双上升的局面。
实践证明,技术和需求在市场上的作用应该是相互的,仅有先进技术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应用,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必然导致市场泡沫。同时,电信运营商还要加强与虚拟运营商、增值服务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厂商之间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延伸和加长原有的信息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发展电信业务。
在经历了“铱星计划”落地、宽带梦落空、全球3G产业发展受阻之后,运营商们必定会调整电信技术发展思路,不敢再轻易上马项目。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电信技术的发展。为此,必须指出的是,对盲从技术的反思,并不代表不能上马3G、宽带等先进技术,问题的关键在于电信运营商应积极开发应用,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总而言之,在持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全球电信业现已进入调整期,人们也已开始重新检视电信业改革、技术革新、营利模式等方面的问题。相信这对于电信业挤掉泡沫、早日复苏,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