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世界通信破产案闹得美国上下人心不安,但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此事的后遗症恐怕不可低估,特别是美国的其他电信企业该如何菩萨自保,稳住人心。
当初,在美国世界通信公司传出假账丑闻之后,它就给那些曾经努力效仿世界通信公司成功之道的电信同行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引得北美的许多电信业巨头们纷纷站出来表示,他们的公司与世界通信公司不一样,在财政统计上没有什么漏洞。如著名的Qwest和北电网络 (Nortel Networks)两家企业的老总都站出来信誓旦旦地如是说。
电信业的老总们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试图让投资者们——或许加上他们自己来相信世界通信破产案只是电信企业中的个别例子,代表不了整个电信业的实际情况,世界通信的苦酒就让世界通信自己去慢慢去享用吧,而整个电信业的未来庆功大会肯定会如期举行。例如生产光纤通信仪器的Ciena公司的CEO盖里-史密斯(Gary Smith)就表示他的公司再不济也不至于象世界通信公司那样亏损严重。
然而不幸的是这样的高调对于电信业的雇员们和投资商来说,如此夸夸其谈让他们感觉到老总们的话有点儿雾里看花的味道。确实,世界通信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能真的是独此一家——它在资金统计上大做手脚,把亏本的事实变成了盈利的假象。然而,华尔街的证券指数却对几乎所有的电信业股票都没给好脸;在《财富》杂志准备发表财富排行榜的时候,包括Qwest和北电网络在内的许多电信业企业也只才达到世界通信公司丑闻案之前的业务水平。
投资商们对此反应强烈。随着世界通信假账丑闻的泄露,它使人们明白了在激烈的价格之战中,数量过多的电信公司互相抢夺市场是很冒险的赌注,即使是大的电话公司也难以作到盈利的水平。有那么一段时间,世界通信公司似乎有别的电信企业不能掌握的赚钱秘诀,而且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但现在这些秘诀和收入被证明是“真实的谎言”。世界通信连加减乘除都弄不明白使得别的电信业企业在提价降价上更加处心积虑。急讯(Sprint)公司的CEO比尔-艾思来(Bill Esrey)认为是价格战毁了北美电信业。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说,世界通信公司的破产也在蚕食着投资商和贷款人本来就已经锐减的投资信心,使得大的电信业企业更难募集资金去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的升级。电信分析人士认为,现在是电信业亏本的时期,所有的电话公司都在预算资金上拆东墙补西墙以期盈利。这种做法对象朗讯(Lucent)和北电网络这样的通讯设备制造商来说十分不利,反过来又会导致通讯设备制造商停止对电信运营企业的设备提供,如此势必造成两虎俱伤的局面。
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如果没有资金的资助,恐怕会有更多的通信企业被迫关门歇业。没有生意,通讯设备制造商将不得不压缩开支,甚至是搁浅新产品的开发,而仅仅是在已经被安装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上进行维护和升级。而小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可能会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危险。业内人士认为,通讯设备制造商们正陷入一团乱麻之中,剪不断、理还乱,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清理出头绪。
但怎样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现在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悲观者认为电信业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瘫痪状态,而且它总在对电信业的广大参与者进行诱骗。在悲观者们看来,众多已破产的电话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进行重组后轻装上阵,再次互相竞争,重开价格之战,然后开始新的轮回。而乐观者则认为,经过市场竞争获得胜利的少数几家电信业公司将会为亏了本的投资者重新带来利润,找回合理的收费价格;电信运营者也将有能力进行设备改造,提高服务水平。
而现实的结果最有可能居于二者之间,电信业肯定不会重犯自己的错误,但也不可能会在短期内全面恢复。对于电信业、投资商与广大用户来说,未来的几个月将是电信业何去何从的关键时期。
估计到时最大的变化是广大电话用户将掏更多的腰包。在价格战两败俱伤的局面过后,电信业正悄悄地试图提高话费价格——最起码也是保持不降。然而说来容易,经过与大公司无数次搏斗仍然不倒的小贝尔(Baby Bell)公司如果没有得到政策的允许,就不能私自提高电话收费标准。但就在贝尔公司努力获得长话业务运营许可的时候,它的进入使得本来就热闹的长话服务领域更加你追我打。移动电话领域更是如此,八个运营商正在为抢夺移动电话客户而拳脚相加。
然而,各大电话公司都在尽可能地在用户不明白的情况下悄悄提高话费。以世界通信公司下属的MCI分公司为例,对它的周日长话基本收费翻了一番,即一分钟20美分。其他一些长话运营商们也提高了月租费或者增涨了国际长途的收费。与此同时,一些小地区的电信企业,也在诸如高速网络接入方面向用户的腰包里大肆搜刮。就是在长话业务中,贝尔公司也是意图向目前的价格标准看齐,而不是作“跳水皇后”。而在移动电话中,Cingular和Verizon公司也正启动扩展新客户的计划。(清晨)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