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宏亮
“新安全运动”,这是反病毒软件提供商瑞星公司在着手进行一系列转型行动时打出的旗号,这场运动已于7月9日正式启动。
“其实早在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有转型做企业级反病毒产品的想法了,但考虑企业级 市场那时尚未成熟,所以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等一等。现在,经过了红色代码、尼姆达等病毒的泛滥和洗礼之后,应该说,国内信息安全市场已经成熟了。”瑞星公司副总裁毛一丁说。
作为向企业级防病毒和信息安全市场转型的过渡,瑞星此番至少推出了四项重大举措:发布瑞星企业级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合单机版、网络版反病毒软件推出企业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启动信息安全市场渠道拓展工程,首批投入1000万,建立“瑞星反病毒联盟”;启动“新安全运动”全国大型巡展;建立瑞星信息安全技术认证培训体系,等等。
一个一向专注于反病毒个人市场的公司,突然要转向水更深、浪更急的企业市场,瑞星准备好了么?
瑞星要打三场硬仗
据了解,直到2000年底为止,国内的企业级反病毒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所垄断。但是自从2000年11月瑞星公司推出国内第一款网络版反病毒软件以来,这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1年底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以全年3000多万元的业绩一举夺得近30%的市场份额,占全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2002年上半年,瑞星公司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其中单机版市场占有率达到56%,网络版市场占有率则接近30%。显而易见,瑞星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安全市场上的第一品牌。
“今年,我们会把国外厂商甩得更远。”毛一丁说。
在启动转型战略之后,瑞星已经介入了三个市场:个人反病毒市场、企业级反病毒市场以及网络安全市场;在反病毒个人市场上,瑞星已经占据了过60%的市场份额,上升的空间比较小;在反病毒企业级市场,瑞星的竞争对手主要是Symantec、NAI、CA等国外巨头。经过一年的努力,瑞星已经取得了近30%的市场分额。瑞星的目标是,力争在年底达到50%的市场份额。至于网络安全市场,对瑞星来说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以往业界描述国内信息安全市场,都认为国外信息安全企业占据了国内企业级应用市场的很大份额,国内企业完全没有市场优势。但2001年国内信息安全市场的销售数据显示,国外信息安全企业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分别为:赛门铁克销售额为3000万;NAI和CA都是2000万;趋势和熊猫则都在1000万左右。相比之下,瑞星依然遥遥领先。
在去年年初,一些国外企业认为瑞星做的单机版和网络版是两个泾渭分明的两个市场,瑞星根本就进不去企业级市场。直到去年年底,他们才感到有明显的压力。而到今年上半年,在高端市场上,瑞星与一些大企业的接触已越来越多。
正因如此,毛一丁对全力进攻企业级市场显得信心十足。“2001年,我们在网络版反病毒市场的业绩一直排在首位。今年上半年,单机版的销售有所上升,网络版的销售比例也从原来的三分之一增长到一半。这说明企业级市场我们已经做得相对比较熟练,而且成体系了。这么看来,下半年(网络版、防火墙、入侵监测)应该是公司经营的一个重点。”
不过,他同时承认,向企业级市场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想分成两块,一部分人做单机版的服务,另一部分去做网络版的售后支持;在市场推广方面,我们也会分成两部分去推广。眼下贸然丢下单机版市场是不明智的。”
政府采购:国产软件的天下?
目前,我国政府的网站已经有2200个在互联网上运行,国家各部委已经在全国建立的广域网络和信息系统有80余个。另外,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均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显而易见,在信息安全市场上,政府市场已经不容小视——据统计,今年中国政府采购规模可达1000亿元,其中安全产品是采购中的重点。
瑞星目前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个人市场、企业级市场和政府采购市场,前两者的比例持平,政府采购已获得不少订单,例如不久前在上海市的政府采购项目中,只有瑞星和冠群金辰中标。这一来是因为两家公司的产品比较全,二来是因为冠群金辰是合资企业,不属于被明令禁止进入政府安全产品采购项目的外企。
“从全球市场来看,在反病毒领域,除了中国大陆市场之外,几乎全部被SYMANTEC、TREND和NAI等国际巨头瓜分。而在网络安全领域,因为国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各个国家都主要依赖本土化的产品,因此国内虽然有Check Point和Cisco等国际大厂商的存在,但并不妨碍瑞星、天融信等国内厂商占据市场主流的地位。”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称。
记者手头有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瑞星在目前国际安全信息市场占有率是0.5%,而报告中的第四名才4%左右。瑞星做到世界前五名并非不可能。尽管瑞星进入企业级市场的时间是晚了一点,但也自有其优势。比如服务能力。瑞星现在有超过一百多人的技术服务部门,销售部也超出了一百多人,他们可以带着源程序到用户现场去解决问题,给用户定做产品。这一点国外厂商就很难做到。
从网络版反病毒市场上来看,目前主要的厂商有赛门铁克、CA、NAI,稍差一些的还有江民、金山、熊猫和趋势。在个人市场上,江民、金山虽然是瑞星的主要竞争对手,但瑞星已经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而在企业级市场,瑞星更具竞争力的对手则是赛门铁克、NAI、CA等国外巨头。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力量和技术优势,这些海外企业仍将在今年对瑞星的江湖地位发起挑战。
唯一的例外也许是政府采购。凭着本土企业先天的服务优势和政策优势,瑞星不是不可能在政府采购市场彻底击败国外对手,进而在企业级反病毒市场和中国信息安全市场上成为真正的第一品牌。
热力推荐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