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估值130亿美元 这位华人如何成为美国外卖霸主?

公司估值130亿美元 这位华人如何成为美国外卖霸主?
2020年04月21日 21:37 新浪科技综合

  原标题:年仅35岁,公司估值130亿美元,这位华人如何登上美国外卖霸主之位?  

  来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杨

  在互联网女皇MaryMeeker近日发布的《疫情下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她认为新冠病毒疫情就像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一样,除了眼前全球超200万人确认,近15万人死亡的剧烈“震荡”外,疫情的“余震”也开始出现。

MaryMeekerMaryMeeker

  疫情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全球GDP排名前20的国家都已经实施了某种形式的社交隔离措施,经济停滞、失业率快速上升,“余震”的破坏力正在逐步显现。MaryMeeker指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和速度,未来几个月,美国的失业率会达到一个世纪前“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水平。

  不过,颓势之下也有逆行者。在MaryMeeker的报告中,提到了一些美国科技公司,它们的业务需求因疫情而大涨,其中包括两家由华人创办的公司——Zoom和DoorDash。

  对于视频通讯平台Zoom,大家可能相对熟悉,其创始人袁征1970年出生于中国山东,1997年赴美工作,2011年创办Zoom,并于2019年4月上市。疫情期间,Zoom每天的会议参与人数从1000万增加到2亿人次,其股价也在今年翻了一倍,目前总市值达到415亿美元。

袁征袁征

  袁征的经历,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创业故事。大学毕业后,进入某个领域深耕十余年,完成资源和经验积累后开始创业,所以Zoom创办时,袁征已经41岁。

  而今天文章的主角DoorDash,目前已经是美国最大的外卖平台,它的成功背后,则是华人Tony Xu的非典型创始故事。

  从中国到美国

  Tony Xu的原名叫“徐迅”(XU XUN),他1985年出生于中国南京,四岁的时候随家人移居美国,生活在美国中西部的伊利诺伊州。

Tony XuTony Xu

  刚到美国,Tony Xu就遇到了麻烦,因为他是班级里唯一的亚洲人,老师和同学都无法准确叫对他的中文名,这让他像是一个“异类”。后来,父亲带着他到移民局,把名字改成现在的“Tony Xu”。

  事实上,“Tony”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来源,Tony Xu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看了很多电视节目,其中由演员Tony Danza主演的《Who’s The Boss?》让他印象深刻,于是他便为自己也取了一个同样的名字。

  Tony Xu的生意头脑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展现,主要原因是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据Tony Xu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他从幼儿园到中学,几乎都是靠学校的免费午餐生活,另外,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很小的公寓里,而他的朋友们都居住在独栋房子。

  从中国移居美国的时候,Tony Xu的父亲是在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个工程项目上工作,而他的母亲在中国本来是一名医生,但到了美国后,中国的医生执照并不被当地认可,所以Tony Xu的母亲只能到餐馆做服务员。而Tony Xu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到母亲打工的餐馆做洗碗工。

  除此之外,Tony Xu还做过修剪草坪的工作,后来,他掌握了一些技巧,开始通过为房主修剪一些特定的草坪造型收取更多的费用。回忆小时候的这些“生意”,Tony Xu表示,当你真的想要一个任天堂却没有钱买的时候,就会不惜代价的去做很多事情。

  Tony Xu 15岁的时候,他们一家搬到了美国加州的圣何塞。在这里,Tony Xu感觉仿佛回到了中国,因为他所在的学校,平均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来自亚洲,这让他感到很惊喜。

  接下来的日子,Tony Xu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完大学,又到斯坦福大学读商学院。在斯坦福,Tony Xu遇到了Andy Fang、Stanley Tang和Evan Moore(于2014年离职),他们三个作为联合创始人,和Tony Xu一起创办了DoorDash。

  抓住市场漏洞

  目前,美国的外卖平台主要有四个,分别是DoorDash、Grubhub、Uber Eats和Postmates。其中,Grubhub成立于2011年,Postmates成立于2012年,DoorDash成立于2013年,Uber Eats成立于2014年。

  尽管DoorDash成立不是最早的,但经过6年多的发展,DoorDash已经成为美国外卖市场份额最大的平台,占比约38%,而昔日的外卖龙头Grubhub市场份额为31%。

  2014年4月,成立仅3年的Grubhub在纽交所上市,2018年,其股价一度达到约150美元/股,市值也逼近140亿美元,但截至4月20日,Grubhub的市值只有40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11月,DoorDash完成了7亿美元的G轮融资,估值达到130亿美元,今年2月,DoorDash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

  后来者DoorDash为何能够赶超Grubhub?业内此前做过分析,其实是因为Grubhub在战略定位上,为DoorDash提供了机会。

  最初,Grubhub接入的餐厅都必须是自己有配送服务的,这意味着Grubhub的角色只是一个信息平台,让消费者可以快速找到可送餐的餐厅。虽然这个模式比起以往,已经解决了很大的信息匹配问题,但它也限制了Grubhub的发展。

  DoorDash的思路是,要为那些无法送餐的餐厅提供送餐服务。有数据统计,美国约有85%的餐馆不送餐,所以在DoorDash的模式下,它能连接的餐厅数量要远超Grubhub。

  其实比DoorDash早成立一年的Postmates,也发现了Grubhub的问题,但它与DoorDash专注于餐饮市场不同,Postmates连接除了餐厅,还包括零售商店、咖啡馆等其他业态。

  所以如果总结DoorDash的成功之处,那就是它找到了更具发展空间的市场以及更加聚焦。Tony Xu认为,这和他在斯坦福商学院学到的东西有很大关系,当他和几个合伙人一起上课时,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帮助当地企业进行规模化或者让它们的运营更有效率。

  美国版饿了么

  DoorDash的第一次订单尝试,是在一个域名为“PaloAltoDelivery.com”的网页上进行的,Tony Xu将周边8家餐厅的订单放到了网站上,更有意思的是,这些餐厅并不知道。所以,这是Tony Xu和他的伙伴们偷偷做的测试。

  让他们感到惊喜的是,网站上线仅45分钟,就收到了第一份泰国餐厅的订单,然后Tony Xu开车到餐厅去买来食物,送到了顾客手中。就这样,Tony Xu和其他创始人连续做了5个月,所有的送餐工作都是他们自己完成,并且对每一个订单就进行了记录。

  Tony Xu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当时主要思考三个问题,

  一是人们需要送餐吗?并为此愿意付出多少?

  第二,是餐厅对这个服务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付服务费;

  第三,是光靠自己送餐肯定不行,需要找一些送餐人员。

  其实这个时候,DoorDash仍处于孕育期,并只能算是Tony Xu等人的测试项目,因为他们每天5-10个订单,有一半来自身边的朋友。直到他们2013年3月加入Y Combinator孵化器,并于同年9月获得24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之后,DoorDash才开始真正走向市场。

  外卖是一个烧钱的生意,所以DoorDash的融资也伴随着整个发展历程。2014年A轮1730万美元,2015年B轮4000万美元,2016年C轮1.27亿美元,2018年的D轮和E轮,总共融资近8亿美元,2019年的F和G轮,融资额更是达到11亿美元。

  截至2019年5月,DoorDash已经开拓了4000多个城市,并在美国和加拿大接入了约34万个餐馆。

  另外和中国的外卖小哥一样,DoorDash的配送员被称作是“Dashers”,但过去几年内,围绕Dashers的工资和身份问题,DoorDash遭到了多次集体诉讼。

  目前,最让Tony Xu头疼的是,美国加州正在酝酿一个法案,旨在规定让“Dashers”成为DoorDash的正式员工,而非外包工作人员。如果该法案通过,这对DoorDash等外卖平台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从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来看,DoorDash和中国的“饿了么”非常像。这次疫情,也让DoorDash的需求出现暴涨,尤其是在美国大量人员失业的情况下,像DoorDash一样的按需服务平台正在大规模招聘新员工。

  MaryMeeker在报告中也指出,美国的按需服务正在崛起,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她认为,按需和送货上门服务通过这次非常时期,永久性地扩大了他们的市场份额,因为这些平台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

  对Tony Xu而言,最艰难的时期就是2013年,那时候,DoorDash业务刚刚起步,融资还没有着落。同时,Tony Xu在那一年举行了自己的婚礼,家庭和事业的压力同时袭来。

  不过现在,Tony Xu是一家估值百亿美元的公司CEO,而今年,他刚刚35岁。

Grubhub外卖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